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210章 是他
  第211章 直白
  “謝爾蓋·科羅廖夫?”

  對歷史並不陌生的林炬聽到這個名字心中一顫,瞬間想到了那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想到了那個創造了R7洲際導彈、東方號、上升號飛船的傳奇,與錢老並列的人,英年早逝徹底改變聯盟航天的人。

  系統面板上,研究院果然有了不同的變化。

  【人員:A+(傳奇版)科學家*1:謝廖夫(謝爾蓋·科羅廖夫)

  領導基地:B級*1,C級*1
  屬性加成:整體科研能力增益:15%,管理學增益:15%,基地人員信念增益:18%,傳奇能力:將平民出身的宇航員送入太空時,增加5%成功率。

  專業方向:航天全能,工程管理全能。

  學習能力:超強

  附加條件:需要給予行業平均500%待遇以及高自由權限】

  系統還將科羅廖夫是怎麽變成謝廖夫的過程進行了簡單解釋,以及說明了現在的謝廖夫其實就是科羅廖夫,只不過與系統達成了某項協議,為林炬工作而已。

  林炬完全沒想到系統竟然這麽給力,那可是科羅廖夫啊,地位等同錢老,能拉到這樣一個航天大佬,簡直就是獲得了一台人形許願機。

  僅僅只有24歲的科羅廖夫,結合系統給予的基地和研究院,配合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力量,能做出什麽成就簡直難以想象。

  這種科學家,真的就是活著的傳奇,給予怎樣的優待都不過分。

  “快,快讓他接電話,他在基地嗎?”

  “在,他就在這裡。”

  電話另一端,郭申用林炬從未見過的恭敬態度將手機遞給看上去小他一輪的謝廖夫,後者憑借穿越過來的記憶,對著手機用流暢的中文說道:

  “你好,總裁先生,我是謝廖夫,科羅廖夫是我曾經的名字,但現在我的身份是華國本土的哈爾冰人,去年才畢業。”

  謝廖夫的聲音完全是年輕人的感覺,但林炬卻從中聽出了歷史的滄桑感,像是在和過去的人說話一樣,字裡行間都在讓人心潮澎湃。

  “謝,謝廖夫,你現在就是新遠宇航動力的第一副總裁兼航天動力部部長,讓郭申做你的助理兼副部長吧,從今以後整個B級、C級基地都由伱全權管理,大膽去做,我相信基地在你的手裡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手機開著揚聲器,郭申聽到了自己被降職的信息,但沒有絲毫不滿,反而有些高興。

  因為接替他位置的是科羅廖夫,給科羅廖夫當助理,丟人嗎?不丟人,反而是一種榮幸。

  A+級還有傳奇稱號,高出B+兩個大的層次好不好。

  謝廖夫:“感謝您的信任,相信等您回來的時候,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新遠。”

  謝廖夫沒有推辭,這本來就是他的工作,他的才華值得整個基地隻圍繞他一人轉動,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這裡的潛力。

  接著林炬又和謝廖夫通話了半個多小時直到飛機在京城落地,謝廖夫才用已經發酸的手將手機還給郭申。

  一回頭,安德羅夫、陳絢等一眾B級以上高級工程師都擠在了這裡。

  謝廖夫的身份是在郭申過來親自確認合同真實性的時候說出來的,大部分高層都已經知曉,全都趕過來瞻仰這個真正的傳奇。
    安德羅夫看著這張與歷史迥異的臉,喃喃道:
  “科羅廖夫先生,有你的帶領,我覺得H2會比預計的時間完成的更早。”

  謝廖夫:“這可不一定,我覺得基地的管理上還有一些問題,包括我進來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地方做得並不是很好。”

  郭申:“林廠長不在,您就是這裡的主人,有權力做出任何更改。”

  ……

  “恭喜你啊小林,從太空歸來的感覺怎麽樣?”

  “棒極了,下次還去。”

  對於上級的詢問,林炬言簡意賅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現在已經是深夜21點,他才剛下飛機,但對於上級來說還是很正常的工作時間,剛好抽空談一談。

  林炬在21日返回,半導體峰會22日開幕,巧合因素並不多。

  新遠已經藏不住的三進製體系已經充分展現了潛力,上級馬上決定推廣,林炬也默契地將微電子部門拆出了一大半獨立。

  三進製體系是一個龐大到誇張的產業鏈,要想真正發揮潛力追上甚至趕超傳統,必須有強大的市場支撐。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有能力獨自撐起來且良好運轉的國家只有兩個,現在只有一個,只有它有足夠的人口、配套工業、旺盛的需求和完備的產業來推動它繼續下去。

  新遠所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夠了。

  上級開門見山,非常直白地問道:
  “科工委的專家說,三進製芯片還有三進製系統,除了聯盟在上個世紀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已經中斷了幾十年,完全錯過了芯片技術的黃金發展期;
  他們很想知道,這麽先進的技術從何而來,甚至開玩笑說是外星人那裡來的。”

  林炬:“……”

  這樣坦率的態度反而讓他不好回答了,用喝水的方式掩飾了自己的不安,然後慢慢說道:

  “三進製並非沒有人研究,科工委的芯片專家應該也知道,三進製體系理論上比二進製效率更高,所以研究的人一直不少,只是大多數一直當作一個興趣愛好發展。

  在聯盟解體以後,有一部分愛好者聚集起來,包括尖端行業的芯片從業者,他們緩慢地推動著三進製體系,直到2014年,取得了相當一部分的成果,王民江就是這些愛好者中的一員。

  他獲得了大多數華人研究員的允許,將這些技術帶了回來,一部分人員還來到了新遠,然後設計出了第一款三進製芯片,這就是X32115。”

  上級:“唔……怪不得你的公司那麽多海外華人芯片從業者加入,原來他們是有組織的。”

  林炬不敢說話防止露陷,什麽愛好者自然是瞎編的,之所以很多事海外華人純粹是因為在國外芯片行業工作的華人本來就非常多,自然是優先挖牆腳對象。

  但上級顯然認可了這個說法,科學家有自己的小圈子很正常,海外華人本就多天才之輩,願意借私人之手將這些技術送回來也是情有可原。

  實際上因為這些愛國的“華人”,各國現在都在積極派出情報人員,對任何身居海外的華人重點關注,可惜一直沒什麽成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