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19章 抉擇
  第19章 抉擇
  “對不起,暫時我們確實沒有融資需求,而且商業航天賺不到什麽錢的,我怕你們虧本啊!”

  “林先生,航天才是未來,我們LDG資本在乎的從不是賺錢多少,只是想為人類進步的事業多貢獻一份力量!”

  “真的不用。”

  “這是為了全人類崇高的理想!”

  “……”

  林炬被一眾投資集團煩了好幾天,偏偏這些資本都是大鱷,他還沒到能甩臉色不見的地步。

  尤其是國外資本,對華國民營航天很感興趣,投資最低的也給了一千萬美元。

  當然他們的目的沒那麽高尚,一旦接受融資,肯定就要上市,然後炒概念割全世界股民的韭菜。

  這跟當年一個草創的互聯網班子就能隨隨便便拿幾千萬美元投資一樣,人家壓根不在乎公司賺不賺錢,也不靠這個獲利。

  資本集團最擅長的是接著公司炒概念,然後通過股價賺錢,這可比辛辛苦苦地操持公司賺取利潤來錢快得多。

  但這樣的後果就是公司的死活不被在乎,經營也會受到干擾,互聯網還好,實體企業尤其忌諱這一點,所以林炬絕不可能如此。

  就連分給職工的股份也只有分紅效益,不具備決策權,整個工廠牢牢掌握在林炬的手中。

  工廠升級的幾天裡,除了應付雜事和改變管理架構,還有就是讓系統工程師決定如何選擇系統援助。

  理論上傳統飛船更好,但是、但是航天飛機是真的酷啊!

  “升力體,這意味著翼面小,體積小,翼面重量輕,空間利用率很高。”

  “二級飛船也很先進!不需要逃逸塔自帶逃逸能力,能可重複使用,每次只需要換推進艙……相比整個發射項目並不貴。”

  “但,但那是航天飛機!”

  四位系統工程師當然可以放心地討論兩種方案,並且連續幾天都在晚上一起研究。

  到了最後他們給林炬的答案是:兩種方案都技術完備的話性能上航天飛機稍遜色,但潛力更高,二段式複用飛船更保險,但上限就到這裡。

  在工程師們的研究室裡,林炬盯著到處散落的分析圖紙和黑板手書好一頓糾結,捏住下巴緩緩開口:
  “作為航天企業,慎重和安全才是第一要素。”

  見到老板終於做出決定,同樣糾結的郭申也松了口氣:“是啊,所以方案一……”

  “所以我們選航天飛機。”

  “額……啊?”

  四位工程師都被林炬的突然轉折閃了腰,不是說穩重的嗎?
  “看什麽看,我們是開掛的,當然符合常理!”

  林炬很理所當然,既然兩者難度差不多,那就航天飛機了!他偏要逆著潮流來一回。

  系統面板中,研究所添加第二個任務——第一個是新遠一號的改造項目。

  【根據技術援助,將至少5名航天員或2名航天員和3600公斤科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並安全返回,完成一次火箭回收實驗。】

  【當前進度:0%】

  【投資:0】

  得,任務已經建立,郭申與其余三人相視一眼聳聳肩,執行就對了。

  林炬將系統的援助和任務獎勵的火箭回收技術一股腦拿了出來,把硬盤擺在桌子上:
  “各位,我們只有359天了,請發揮出你們的潛力!”
    3天后,研究所的工程師將得到的技術梳理了一遍。

  3D火箭發動機增材打印是個好東西,能極大縮短火箭發動機制造時間,基本達到了後世老馬的空叉生產發動機的速度,K120的製造時長又能砍半。

  RX01數據總線是與C級火箭回收技術配套的軟件標準,使火箭的控制更加精細可靠。

  C級火箭技術是指5米直徑級火箭一級的回收技術,采用的是自帶腳架、垂直降落。

  其包含了相當豐富的火箭回收時姿態數據庫,使自動控制系統能提前預判火箭的動作,使得及時調整姿態以免失控,整體可靠度達到97%。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內部代號H-1型航天飛機技術指標。

  當技術資料被解讀的那一刻,郭申就直呼撿到寶了。

  航天飛機最大的麻煩不是安全性,而是價格太貴。

  單純飛一次的發射費用不貴,貴的是外面的隔熱瓦、陶瓷絕熱板。

  它像一塊塊磚一樣貼在航天飛機的外表,使得後者能以百噸重的機體穿越大氣而不被燒毀。

  每一次飛行任務都要重新貼,數量更是幾萬塊之多,光是貼隔熱瓦的費用就能讓巔峰時期的老美都肉痛無比。

  數量太多還導致安全隱患,脫落一塊就可能砸到整個火箭的某一部分,引發事故。

  H1航天飛機也有隔熱瓦,但它的隔熱瓦先進太多了。

  面積更大、重量更輕、性能更好,整架飛機才用了幾百塊,和初始的航天飛機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且根據設計可以重複使用至少三次,每次的發射成本又能降低不少。

  整體設計也非常超前大膽,外形上將機翼與機身幾乎融為一體,讓機體也能產生升力,使得它看起來圓滾滾的就像沒有機翼一樣。

  如果是外行,可能會懷疑這飛機壓根就不能飛。

  內部空間也較傳統航天飛機有所變化,人機工效更好,操縱性更好,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能給人科幻大片裡未來的感覺。

  資料裡還有配套的艙內宇航服,外表設計也十分簡約,比起現在各國的輕便許多。

  林炬看了電腦畫的效果圖後恨不得馬上就讓它飛起來,甚至專門做了個小模型準備放在辦公室當擺件。

  興奮了好一會兒,林炬才響起最後一個問題:這架航天飛機雖然小,但也有足足20噸,用什麽火箭把它送上天?
  系統工程師們當然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並且給出了兩種。

  “老板,如果穩重些,我們就直接全部用現有技術:
  開發3.5米直徑箭體,裝四台K120發動機,再捆綁兩枚現有的2.5米直徑助推器,分別搭載一台K120發動機,起飛推力732噸,載荷系數約3%,近地軌道運力21.5噸,剛剛好給航天飛機用。

  如果捆綁四枚,那起飛推力就是976噸,近地軌道運力30噸。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唯一的技術難點只有3.5米直徑箭體,但這個直徑並不難,其余沒有任何新技術,非常可靠,極度成熟。”

  “那激進些的呢?”

  “這……我更傾向於是遠期計劃。”安德羅夫接過話茬,拿出一張手繪的火箭圖紙。

  “在K120的基礎上發展一款新發動機,將推力增加到150噸左右;開發5米直徑級箭體,搭載7台新發動機,起飛推力1050噸,進度軌道運載能力約31噸。

  並且這種構型可以實現火箭一級的回收利用,結構簡單,且具備CBC潛力。”

   簽約了,那麽現在就到了……讀者老爺們,給萌新一張月票吧
    /(ㄒoㄒ)/~~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