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297.第293章 零號平原
  第293章 零號平原
  “東經73度,南緯69度,半徑40公裡。”

  謝廖夫調出NACA公開的火星高清彩色圖片很快找到了那個位置,放到最大觀察著。

  那裡已經接近火星的南極冰蓋,不過還有點距離,從地圖上什麽也看不出來。

  當然這也是意料之中,如果衛星隨意一過就能發現異常,那這裡早就被發現了,根本輪不到系統提醒。

  半徑40公裡,也就是差不多5000平方公裡大的地域,差不多是一個中型城市的面積,這可不是個小地方。

  謝廖夫盯了一會兒,自顧自說道:

  “非自然現象,非自然現象,這個詞可有說法的。”

  “什麽說法?非自然不應該就是人為因素造成……或者說智慧體造成的嗎?”

  林炬有些不解,非自然,應該只有用來形容智慧體才對。

  謝廖夫搖搖頭:“非自然,在現代物理學中也能描述量子化過程中轉變為量子凝聚態的過程。

  這其中也包含了智慧體的干擾,但並不是說只有這一種可能性。”

  林炬:“……”

  一扯到量子,林炬的表情就開始迷茫,雖然每個字都聽的懂,也沒有什麽語病,但就是不能理解到任何有效信息。

  謝廖夫從斜撐的姿態站起,背著手在辦公桌前轉來轉去,緊皺著眉頭思考,過了好一會才停下,重新聚焦到屏幕上的標記點。

  “這裡我們肯定要去,而且必須帶人過去,機器不可靠,必須讓宇航員去一探究竟。

  不過什麽是非自然現象,又怎麽研究需要一個專業小組,不是還有一位傳奇A+科學家嗎,讓他盡快過來吧,多個人手好辦事,也許他的專業更對口。”

  林炬點點頭,A+級人物卡他已經使用了,估計正在趕來的路上,這一次倒沒有了15天的時間提醒,也許會快一些?
  謝廖夫:“系統給我們提供的坐標附近都沒有已命名地點,倒有一小片平原,就叫它……零號平原吧,之前也從未發生過特殊現象,那麽應該不會馬上有什麽變故,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不必現在就不顧一切地去登陸。

  這個月我們將發射離火探測器,可以讓它多留意一下,不過應該沒什麽收獲。”

  林炬:“我現在突然有一種背負人類使命的感覺了。”

  雖然這話略帶中二,但是在火星明確告知你有個什麽玩意在那,很難讓人不忍住去探查,即使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無法預知的後果。

  零號平原的存在還不能說出去,得盡量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去一探究竟,怎麽總有種科幻電影裡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

  可林炬寧願不去當救世主,要是真的搞出什麽外星人入侵那可就玩大發了。

  比起造連概念都沒有的太空戰艦去和外星人決一死戰,他更願意從火星南極上帶塊冰回來泡茶喝。
    但謝廖夫顯然想法有所出入,在他的時代,尋找外星人可是個熱門話題,以他的級別知道很多內幕。

  “從最開始,我們就已經肩負起了人類的使命,宇航學就是這樣,不過居然最先是火星,我還以為會是金星呢,我去催一催肖岡田,離火的推進器應該已經完成了地面測試才對。”

  嗯,離火探測器不在2018年的窗口期發射,而是在2017年的1月,這個時候地球-太陽-火星三點一線的狀態剛剛過去,正是距離最遠的時候,傳統宇航技術飛過去得二十個月,接近兩年。

  但為離火準備的推進器搭載了核反應堆與一台50N超大推力霍爾推進器,可以在離火前往火星的全過程中啟動,只有加速和減速過程沒有滑行過程,需要292天就能到達,約10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1月中旬發射,2017年11月份就能抵達。

  相反如果是2018年5月窗口期用常規動力,不用裂變-霍爾推進部分,最快也得在2018年11到12月抵達。

  當然離火這麽快也是有代價的,離火探測器自身質量10噸,所搭載的核反應堆功率40KW,而推進部分也是10噸,反應堆功率90KW。

  那台50N霍爾推進器的功率達到了127KW,也就是說要組合體兩個反應堆一起才能供能,20噸的組合體,反應堆以及散熱部分就佔去近一半的質量。

  不過從50N霍爾推進器已經足夠節能了,作為系統商城出品,它比現在世界上的霍爾推進器每1N節省80%的功率,原理設計上就有巨大區別,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10噸重的推進器,霍爾推進器部分沒有研發費用比較便宜,發電堆也還有技術儲備但需要計入研發費用,整體費用就是10億元,這可用不起。

  計劃中推進部分把離火送到火星後還得再自己飛回來,雖然功率下降到90KW,但因為自重降低一半反而更快,加上碰到地火窗口期差不多能在3個月左右時間裡返回地球,這個速度相當快。

  那個時候差不多是2018年的2月,又可以裝上其他的探測器飛往其他地方,速度很快。

  不過離火的具體飛行時間是保密的,航發委可不知道新遠有推力達到50N的離譜霍爾推進器,對外公開的說法是離火得飛行20個月,預計在2018年10月抵達。

  這比實際到達時間晚了11個月,離火可以在不為人知的狀況下仔細研究火星,利用自身攜帶的多種探測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探查。

  這個計劃原本為的是盡早開展行星探測規劃,特意把核動力推進器部分單獨劃分預算,反而歪打正著了。

  現在離火探測器已經製造完畢,三個月的製造周期一半時間在催國內的光學儀器廠家,它們生產合格的超規大型超潔淨鏡片的速度太慢了,要不是新遠的“國際技術支援”指導了一下還得再拖一個月。

  離火探測器發射在即讓林炬心安了些,況且謝廖夫說的也有道理,零號平原不太可能馬上就出問題。

  而就在兩人接著召集基地內高級工程師開始組建“零號平原應對小組”時,蓉城一間重症病房內,頭部纏滿繃帶的葉長思悠悠醒了過來。

  儀器監測到他身體的變化發出警告,醫生和護士急忙跑過來,檢查他的身體狀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