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506章 赤烏
  第506章 赤烏
  曼哈頓區。

  “聯合國發起對1963年10月17日一致通過的第(十八屆)1884號決議重新表決,討論是否通過最新的修正條款。”

  “根據2017年9月20日安理會常任理事通過的一致決議,對1884號決議通過的《外層空間條約》第四條進行如下修改:

  原‘不得在近地軌道、其他天體部署核武器或者其他任何殺傷類武器實體、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在外層空間部署此類武器;禁止在近地軌道、天體及其他外層空間建立軍事基地,進行武器試驗’的條款依舊有效,但以下情況不應被此條款製約:

  第一,基於對太空資源的和平開發利用需求,要求使用同等原理核爆破裝置的,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頒發的許可執照後,可向擁有合法資質的核能機構、公司申請使用主要反應為聚變類型的爆破裝置,並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使用,不應被認定為第四條款規定的武器實體;
  第二,當遭遇太空中可能的實體威脅,如小行星、隕石、太空碎片,可能對人類生命、自然環境造成威脅或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合法擁核國家需要在共同協定後進行反擊的,不視為違背《外層空間跳躍》的建立初衷;

  注意:以上所有補充條款都是為了方便人類對於太空資源的和平開發利用,以及保護大氣層內的人類安全,當出現有違此宗旨的行為時,聯合國有責任對相關方采取行動。”

  秘書長念完,隨即開始全體表決。

  164票讚成、25票反對、4票棄權,讚同票超過85%,決議通過!

  反對票中大部分是北歐以環保名義反對的國家,不過島國代表高須幸雄旗幟鮮明地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核彈,也表示了反對。

  同時島國也是9個非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持反對態度的,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們。

  不只是會場內反對,大廈外面的曼哈頓區警察還剛剛攔下了一場示威活動,主要都是以島國人士為主,宣傳核武器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完成統計宣布通過之後的秘書長對這些一清二楚,散會前眼睛特意在高須幸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

  散會之後的高須幸雄還接受了記者的公開采訪,在鏡頭前捏著拳頭大喊道:
  “世界民眾絕不會忘記核武器曾經給人類帶來多麽可怕的傷害,任何,任何對其使用限制的松懈都是危險的,我們依舊呼籲,全面銷毀核武器,放棄可怕的互相摧毀戰略!”

  在記者們面前高談闊論一番後的高須幸雄回到車裡後疲態盡顯,他也已經是過70歲的老人,是時候該遞交辭呈了。

  倒是這個時候侍從告訴了他一則消息,由多國專家組成的富島汙染調查小組已經抵達江戶,總共來自七個國家的13名專家,一落地就立即開始了汙染評估工作。

  ……

  秦嶺。

  在山腳下的森林中被隔開一片區域,用鋼結構搭建起了一座中大型體育場大小的建築,只不過只有框架。

  如果用無人機從上空俯視看去,還能發現這個結構整體呈勒洛三角形,在茂密的森林中極其顯眼。

  森林中的板房營地裡,帶著藍色工程帽的丁必筠幾乎與施工的工人看不出來什麽差別,幾個月來他就在森林裡現場監督著逐日工程首個地面接收天線陣列的建造工作。

  這個名牌大學的教授臉上皮膚變得黢黑,身形也消瘦了不少,但眼睛裡還熠熠閃爍著光芒。
    就在昨天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將第一批試驗空間發電衛星“赤烏一號”送上了同步轉移軌道,其實就是一堆太陽能板。

  逐日工程啟動以後,航天局又把幾個總工“趕”出去成立了一家專營太陽能電池的民營公司,為逐日工程生產所需的超大、超壽命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隨後新遠也對以“誇父”作為名稱的這家公司注資,在8月份生產出了第一批試驗用的太陽能電池:

  K1型折疊式超大面積太陽能電池:單個展開尺寸11.8*11.8米,有效面積近140平方米,發電能力56千瓦,總重約348公斤,每平米發電量0.4千瓦。

  以長征七號的運載能力這次送上去的試驗衛星帶有8個K1電池,抵達靜止軌道後環形展開,中間則是最關鍵的微波發射裝置,整個衛星質量11噸,理論發電能力448千瓦,理論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為410千瓦,傳輸效率91.5%。

  現在發射上去的這套系統還是不完善的驗證版,在丁必筠的設想中未來成熟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效率還要再提高24%,達到每平米0.5千瓦,同時微波傳輸效率提高到94%左右。

  不過實際上現在的第一次驗證試驗就已經超乎意料了,丁必筠原來的打算是首次測試發射一顆發電量10千瓦左右的衛星,進行簡單的驗證即可,但新遠公司認為規模太小價值不大,然後將測試系統功率提升到了現在這麽大,丁必筠本人反而有些不太適應,只能拚盡全力去完成天基衛星以及地面接收系統的研製工作。

  “丁總工,衛星那邊說準備好了,現在8個太陽能板的角度都對正了,發電量454千瓦,可以進行地面測試。”

  “先檢查一下防護措施,還是要小心。”

  “是!”

  丁必筠對於安全非常看重,接收天線陣列距離控制室有一公裡遠,就是為了避免人員受到過多的微波輻射。

  “赤烏一號”安裝的微波發射裝置可以精準地控制覆蓋區域不超過400米直徑范圍,既能避免浪費也有利於實用化以後的控制,但也會使得目標區域微波輻射量很大,雖然短時間不致命,但對於人員來說還是有威脅的。

  同時這套系統還用上了激光校準,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微波發射器的定位。

  再次確認激光校準沒問題,丁必筠下達了開始試驗的命令。

  信號發出後的不到一秒鍾時間他感覺身上的皮膚短暫地傳來一陣極輕微瘙癢,仿若是被陽光照耀一樣略微溫度上升,但隨即消失像是錯覺一般,只有微微泛起的雞皮疙瘩能被真實感受到。

  但他沒工夫注意這些,地面的天線陣列比人體更早做出反應,原本是穩定的“0”的微波輻射強度測定儀和發電功率數字立即開始跳動並迅速突破三位數。

  山腳下的清晨充滿著涼意,但原本冰冷的金屬天線陣列均勻地開始微微發熱,雖然單位體積的熱量很小很小,但早就架設好的紅外攝像機還是捕捉到了仿若忽然沸騰起來的空氣。

  驅鳥器未能驅逐的漏網之魚們此時爭先恐後地從密林間隙中飛起,撲棱著翅膀頭也不回地逃走,以天線陣列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