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鹹魚她躺贏了》224.第224章 主母過膩了24
  劉貴妃母子的確收買了不少人,但真正敢死的,只有那個妃嬪,畢竟她的事曝光出來,左右是個死。

  至於其他人,無論是具體執行的太監,還是讓他們在假聖旨上蓋章的太監,他們可都不是死士,畢竟他們也沒那麽多死士啊,這時被皇帝全部抓來,一眼就明白,皇帝這是知道了所有的事,於是趕緊將劉貴妃母子吐露了出來,就為了求個速死,不是凌遲處死。

  畢竟刺殺皇帝,偽造聖旨,屬於謀大逆,肯定是凌遲的,一想到凌遲這麽可怕的事,這些人能不嚇死了,為了求個速死,自然將劉貴妃母子供了出來。

  劉貴妃母子看那些人將他們供了出來,嚇傻了,知道這事被皇帝知道的後果,當下便趕緊否認。

  當下劉貴妃朝那些人叫道:“胡說!胡說八道!你們受了誰的指使,為什麽要害我?”

  然後又向皇帝道:“陛下,他們不知道被誰指使,栽贓臣妾,臣妾沒做這樣的事啊。”

  反正這些人也拿不出證據,她只要不承認就行了。

  肯定不能承認啊,要不然這樣的謀大逆,她就算貴為貴妃,也不知道能不能一條白綾了,要是被凌遲處死,那豈不是慘了?
  結果,那些人還真能拿出證據,當下就見那掌印太監道:“陛下明鑒,奴婢沒冤枉娘娘,借奴婢一百個膽子,奴婢也不敢啊,娘娘讓奴婢蓋章的假聖旨,陛下讓人去娘娘宮裡搜一搜,肯定有。”

  劉貴妃一聽這話就慌了,因為假聖旨的確在她宮裡,畢竟這種重要東西,不放在眼前,她也不敢放在其他地方啊。

  知道肯定搜的出來,於是劉貴妃轉了轉眼珠子,便喊冤道:“我沒有那種東西,如果從臣妾宮裡搜出來了那種東西,肯定是這閹貨跟別人勾結陷害臣妾的。”

  掌印太監聽了,差點沒氣死,也就是掌印太監不知道未來有一事物叫錄像機,要不然,當時交易的事,他肯定會錄個像,以防劉貴妃像現在這樣不承認。

  不錯,這事是劉貴妃親自找他談的。

  這也很正常,這種重大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人多不密,所以劉貴妃肯定會自己出手。

  雖然劉貴妃一再否認,但在侍衛從劉貴妃寢宮搜出了假聖旨後——這一切都在皇帝掌握中,所以皇帝當然知道劉貴妃寢宮中有這東西——皇帝還是馬上讓人將劉貴妃拿下,準備賜她一條白綾。

  至於兒子,虎毒不食子,皇帝僅是將其廢為庶人,關進了皇家監獄懷恩宮就完事了。

  劉貴妃看皇帝要殺她,自然大喊冤枉,說她是被人冤枉的,請皇帝明察。

  皇帝冷冷地道:“你做的事朕都知道,只是想看看你到底會不會對朕動手,沒想到你還真敢對朕動手,要不然朕怎麽會在你行動的時候抓到你?沒想到你臉皮這樣厚,被抓到了,還好意思喊冤!”

  劉貴妃聽皇帝說,自己的一舉一動他早知道,就是按兵不動,看自己的笑話,當下不由呆了,再不敢喊冤了。

  畢竟皇帝知道她做的一切,她再說皇帝沒證據,不能殺自己,有什麽用呢?皇帝知道,這就是證據,不需要找任何人證明了,因為皇帝本身就能證明。

  當下劉貴妃便被太監拖下去一條白綾去了,而她的兒子也關了起來。

  皇帝是沒殺劉貴妃的兒子,畢竟那是他的兒子,但對劉家,可不會那麽客氣了。

  劉貴妃的行動,劉家不可能不知道,畢竟劉貴妃也沒多少可信的人,娘家人自然是最可信的,所以有些事,她就是托娘家人去辦的。

  這會兒劉貴妃行動失敗,劉家人自然受到了牽連。

  因為犯了謀大逆的罪,所以劉家人比當初的韓家人、汪家人還不如呢。
    幾個參與其事的人,全斬了,其他沒參與的人,也甭想好過——抄了劉家,將其余劉家人發配邊關。

  這還是老皇帝年紀大了,心軟了,想少造些殺戮,多積些功德,讓自己更長壽。

  要換了他年輕的時候,估計不是隻殺幾個參與其事的,而是不做分辨,全殺了。

  一下子,紅火的劉家,就從京中消失了。

  而汪貴妃,看劉貴妃被皇帝殺了,不由拍了拍胸口慶幸不已,雖然她是被打入冷宮了,但好歹沒被一條白綾啊,這也算不錯了,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還有一切可能,死了就啥都沒了。

  ——為什麽沒韓皇貴妃的慶幸?因為這會兒,韓皇貴妃已經過世了。

  經此一事後,皇帝對後妃也有些害怕,就以養生為由,很少進后宮了。

  當然了,他這會兒年紀也很大了,也的確該養生了。

  ——他不知道,只要他不昏庸,做的好,還能活許多年,隻想著,自己有七八十了,年紀很大了,這時候還不養生,什麽時候養?

  然後又想起太子的事,想著自己這麽大年紀,也的確該立個太子了。

  但這些人中,誰做太子合適呢?

  以前喜歡的兒子,因為種種原因,現在都不喜歡了。

  而這些觀感一般,以前是小透明的兒子中,哪個有點能力呢?

  皇帝也看不出來,當下乾脆問幾個兒子,哪個兒子願意領點事做做,如果願意,他就讓他們領點事做做。

  這意思就是,準備挑一挑了,看誰做的好,誰就是太子了。

  而且還給了眾人不選擇競爭的機會——要真不想繼承大位,不領事就行了。

  這話也算挑明了,再傻也聽的出來其中的意思,再說了,這些皇子是庸碌了點,但也不會聽不明白話,明白皇帝這是打算立儲了。

  當下除了個別人是真的不想參與皇位競爭,隻想當個太平王爺,大多數人,還是領了事做的。

  琳琅看眾人領了事做,暗道這些人動起來了,這下也能看一看,哪個人品性好,哪個人品性差了。

  至於能力,大多數人一般,也就是幾個年長的,仗著年紀大了,閱歷多了,好一點。

  所以要真挑不出合格的,那幾個年長的,然後品性還行的,可以當當皇帝,起碼年紀大了,閱歷多了,犯錯的可能性小一點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