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36.第36章 潘多拉魔盒
  第36章 潘多拉魔盒

  說到電費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康馳這這間出租屋了。

  作為一間標準的城中城,電費自然不便宜,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太小了,也不安全。

  康馳這段時間看了大量書籍和論文,但卻沒有實操經驗,前幾天就在幻想著什麽時候能有一個自己的大型實驗室。

  嗯,要求也不高,
  像鋼鐵俠托尼的別墅就行了,裡面不但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實驗室,
  就感覺很方便。

  但康馳又想一步到位,別到時候搬來搬去這麽麻煩,所以目前來說,這些還有點不現實。

  收回幻想,康馳正式進入了閉關修煉。

  再看幾天書,他的學習機經驗就差不多滿了,他迫切地需要學習機的輔助,掌握更多芯片製造的相關知識。

  雖然等顯卡升級後,通過解析就能直接獲得相關知識,但那樣灌注的知識,其實康馳是有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就像鏡頭的生產線,他雖然能依葫蘆畫瓢造出來,但其實至今他也沒吃透裡面的技術和原理,如果別人問起來他其實也解釋不清。

  這時候,必要的理論知識就很關鍵了。

  只要他能提前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一旦得到灌注的信息,就能很快理解裡面的技術原理,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物品:學習機】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6】

  【經驗:400/400】

  【解析項目:可解析】

  【通用經驗:0】

  【精通點:23.7】

  經過一周的閉關,學習機的經驗終於刷滿了!

  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精通點也跟著漲了不少,算是額外的收獲了。

  升級!

  一道光芒閃過,這台學習機的造型再次發生了變化。

  主體還是一個電子書,只是尺寸更大了,同時多出了一個類型耳機的東西。

  康馳試著把這玩意戴到耳朵上,發現這玩意不但非常貼合耳朵,而且具有極強的隔音性,
  一旦戴上這耳機,外面的所有干擾都通通消失,整個世界一片死寂,嚇得康馳差點以為自己失聰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康馳發現有了這功能後,學習的時候心境確實非常平穩,專注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

  而且用這台學習機學過的內容,康馳也記得特別清楚,只要不是囫圇吞棗地看,基本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就突出一個詞:

  牛逼!
  同時康馳也意識到,這玩意簡直就是個潘多拉魔盒,其威力程度絕對不遜於核彈。

  一旦不小心流出去,整個世界都要翻天了,
  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可以如此高效地學習,那不止是華國的教育要翻天,其它國家同樣無法避免。

  這還是最好的情況,

  差點的情況,就是這技術會被少數人壟斷,從而導致普通人和精英階層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最終導致更加極端的兩極分化。

  至於更糟的情況……

  那就是世界大戰,
  華國肯定想保住這技術,其它國家也不會坐以待斃,結果會怎麽樣可想而知了。

  所以如果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康馳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發現它的秘密。

  有了這台學習機的輔助,康馳就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地汲取所有他能找到的半導體相關資料。

  就在他繼續閉關學習的第二十天,一直被高強度烤機的顯卡,經驗也終於滿了!

  康馳立即對它進行了升級,
  熟悉的光芒閃過後,一塊磚頭大小的顯卡出現,升級後的它已經有了兩個散熱風扇,看起來就霸氣很多。
    【物品:矽晶圖像處理器】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7】

  【經驗:4/3200】

  【物品狀態:完好】

  【物品參數:14納米製程工藝,主頻1.5GHz, 8GB DDR5顯存】

  【解析項目:可解析】

  【通用經驗:0】

  【精通點:33.6】

  14納米!?
  這製程工藝,
  比康馳預想中的還要先進。

  到了這一步,再升級就有點誇張了,康馳覺得暫時還是讓它停留在這個等級,先把它的技術解析出來,並實現量產。

  當然,學了幾個月半導體知識的康馳也很清楚,製造芯片可不像做鏡頭這麽簡單,這裡面涉及的產業鏈,可比鏡頭龐大太多了。

  從晶圓,設計、光刻、刻蝕,再到最後的封裝,

  每一個步驟,都有大量的技術難點,
  不可能再像造鏡頭一樣,這麽簡單地搓出生產線就能造。

  哪怕沒有技術限制,要做到真正量產顯卡,保守估計也得一年以上。

  雖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當康馳點開解析項,還是被系統面板給震驚了。

  只見系統面板上,密密麻麻的選項串聯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掉光了葉子的樹枝。

  工業矽冶煉工藝解析,需要消耗5點精通點,

  多晶矽提純工藝解析,需要消耗5點精通點,

  光伏級單晶矽提純工藝解析,需要消耗5點精通點,

  半導體級單晶矽提純工藝解析,需要消耗10點精通點,

  ……

  塗膠烘焙顯影軌道式一體機工藝解析,需要消耗20點精通點,

  14納米光刻機工藝解析,需要消耗30精通點,

  ……

  看著覆蓋整個半導體工業流程的近百個解析項,康馳隻覺得頭皮發麻,有種被五指山壓住的感覺。

  只能說,半導體芯片不愧為代表人類在操控和觀察物質方面的最高智慧!
  難怪會被卡脖子,

  就連有系統的康馳,在這座大山面前都感到窒息,更別是兩眼一抹黑就要追趕的大量華國科研工作者了。

  對於外行人來說,一說芯片卡脖子,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光刻機,
  但事實上,光刻機只是上百個步驟中的其中一個相對重要的環節,其它諸如光刻膠、薄膜沉積、離子注入機,甚至矽片製造等等,都有被卡脖子的地方。

  而康馳的想法,就是從產業的最上遊開始,逐步解決所有被卡脖子的環節。

  嗯,
  其實就算他想解析光刻機工藝,暫時也沒有這麽多精通點。

  而據他的經驗,只有在首次成功製造出這些設備的時候,獲得的精通點才是最多的。

  於是康馳又從頭開始看了起來,逐步分析哪些是被卡脖子的地方,有沒有解析的必要。

  首先是工業矽冶煉,這個不用說,華國工業矽的產量佔據了全球65%以上,壓根就不愁沒有工業矽用。

  多晶矽和光伏級單晶矽也一樣,產量巨大,從名字就知道,太陽能組件和電池板的主要材料就是這玩意,在大西北地區都已經鋪成片了。

  接下來就是國產芯片首個被卡脖子的地方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