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159.第158章 大秦的新項目
  第158章 大秦的新項目
  和陳壽濤結束交談後,康馳其實也沒怎麽把這事放在心上,
  除非什麽時候實在閑得無聊了,或許可能造著玩玩,看能不能順便賺點精通點,緩解一下精通點的緊張……

  第二天大早,就在康馳準備回東陽,給自己放個假的時候,賀勇彬突然打了個電話給他。

  “武安的技術我們基本上吃透了,只有少部分關鍵的技術還搞不明白。”

  “這麽快?”

  康馳對於他們的進度也有些意外。

  雖然大秦光學能造相機了,但其實整個相機研發部門,並沒有真正吃透裡面的技術,
  就像康馳剛開始依葫蘆畫瓢,也能造出鏡頭的生產線,卻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造一樣。

  所以康馳這段時間,給賀勇彬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武安的技術給吃透,
  等把能自行領悟的技術領悟完後,他再過去給他們講解剩下的技術難點,
  如此一來,他們也就具備了舉一反三的能力。

  只不過這個反三,可能只是同等技術層次的衍生產品,

  比如手機相機模塊,安防監控等等。

  至於研發出更先進的東西……

  肯定不能指望他們。

  倒不是康馳不相信他們,主要是效率低成本高,沒這個必要。

  另一邊,賀勇彬聽到康馳說他快的時候,心裡其實非但沒有開心,反而有點小鬱悶。

  圖紙和產品都是現成的,還是公司又招了一大批研發人員,進行分組研討的情況下。

  卻足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快麽?

  這是覺得他們有多菜?
  當然,賀勇彬也承認自己菜就是了。

  畢竟在製造部門都已經開始造相機的時候,他們研發部門還在琢磨技術原理……

  這種詭異的情況,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了。

  臨時改了行程後,康馳很快就來到了魔都,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逐一給每個技術小組開課,排憂解難。

  等到整個研發團隊把武安的技術吃透後,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
——
  周五下午,大秦光學相機研發部,會議室。

  賀勇彬等人全部整整齊齊地坐在會議室,信心滿滿地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康馳。

  經過了康馳這尊大神這一個星期的耐心輔導,

  他們頓時覺得自己又行了!
  尤其是每個技術小組的研討會,都參加過的賀勇彬,

  康馳幫他捅破的玻璃紙,甚至比他從研發十多年來加起來的還多!

  他感覺自己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完成了一次浴火重生。

  不愧是能搞出相機的同時,還搞出光刻機的男人!
  賀勇彬在心裡默默地,再次做了個深深的檢討。

  之前不應該懷疑新老板不靠譜的,

  他現在反而有點怕,這老板太靠譜了,隨手又拿出一個讓自己感覺像小學生的東西出來……

  “經過這個星期的培訓,大家也已經基本掌握了武安相機的技術原理,接下來我就要布置個項目給你們了。”

  康馳看了看在座的眾人,最後把目光放在了賀勇彬身上,

  “這個項目也是你們以前的老本行,手機鏡頭模塊。”

  賀勇彬聞言,頓時微微愣了愣。

  原本還以為康馳要讓他們開發武安二代,
  或者定位更高端點的微單相機,

  沒想到竟然是手機鏡頭。

  老實說,他之前做手機鏡頭,都做的有點心理陰影了……
    康馳似乎看出了賀勇彬臉上一閃而逝的恐懼,於是開口鼓勵道:

  “連武安的技術你們都吃透了,我相信做個手機鏡頭完全不是問題,甚至可以說這就是降維打擊!”

  賀勇彬頓時醒悟了過來,

  對啊,相機技術自己都知道了,回頭搞個手機鏡頭還不是小兒科嘛。

  只不過,製造手機鏡頭的主要難點,其實從來就不是高端技術的問題,而是成本和性能的協調問題。

  一台相機,可以賣到幾千甚至幾萬,

  但一台手機才賣幾百到幾千元,裡面的鏡頭模組,進貨價通常也就是幾十塊到幾百元,

  因此對成本的把控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賀勇彬以前造不出高像素的手機鏡頭,主要也是受限於成本問題,如果不考慮成本的話,兩千萬像素問題應該也不大。

  不過這個問題,在康馳打通了芯片的產業鏈,有了自己的晶圓廠後,就基本解決了一大半。

  沒有給大家太多的思考時間,康馳繼續開口說道:
  “對於我們的首款手機鏡頭,我有幾個要求。”

  “第一,我們不做什麽副攝,要做就直接做三個鏡頭的攝像模組。”

  “第二,主攝和副攝的像素都不用太高,控制在1000-1500萬就行了,但底和光圈一定要大,而且cmos的面積利用率要在90%以上。”

  “第三,要有物理防抖系統。”

  聽完康馳的三個要求,在場的人都開始陷入了沉思。

  上來就是三攝模組,倒是很符合康馳的風格。

  第三個要求倒也很正常,
  但第二個,就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了,
  雖然作為業內人士的他們也知道,攝像頭的畫質,不能光看像素,還得看傳感器尺寸、單像素尺寸、光圈等等。

  比如平果在14之前的攝像頭,用的一直都是只是1200w像素的攝像頭,但拍攝質量卻並不比四五千萬,甚至上億像素的安卓手機差。

  但在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熱衷於采購高像素的相機鏡頭,並以此作為主打賣點的時候,康馳卻反其道而行之,要做低像素的鏡頭。

  就不怕研發出來賣不出去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康馳其實也是考慮了很久,
  反正以他的性格,是不喜歡這種堆滿目堆像素,甚至物理像素不夠,就用算法強行擴充像素的做法。

  這樣除了讓用戶得到一張體積巨大,畫質卻沒有什麽提升的照片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實際上對於cmos來說,像素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比如售價六千多,號稱微單手機的索霓Xperia PRO-I,

  它的攝像頭用的就是名為Exmor Rs的傳感器,像素才1200W,可它卻是最頂級的手機攝像頭之一,拍攝效果甚至可以媲美卡片相機。

  所以cmos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傳感器的尺寸,尺寸越大感光能力越強,成像的效果也就越好,

  而體現在單個像素上,也是尺寸越大,感光能力越強,成像質量也就越好。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說cmos不吃製程的原因,
  但其實不吃製程的,只是把光線轉換成數字信號的模擬電路,

  在模擬電路下面,通常還有數字電路,它負責處理模擬電路傳來的信號,而它是非常吃製程的,
  如果製程太老舊,信號處理的速度太慢,畫面甚至可能出現卡頓,反之則能降低功耗和發熱,提高照片、視頻的處理速度、幀速率、碼率等等。

  因此製造一塊cmos,通常需要兩台製程不一樣的光刻機來,先用先進製程的刷好數字電路,然後再用大製程的刷一層模擬電路。

  這種結構,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棟房子,
  站在樓頂天台的人負責接收光信號,然後樓下的人負責記錄和整理數據,
  如果樓頂的人站得太多太密集(像素點太多),樓下的人數又沒跟上,就會記錄不過來,可能上面匯報十次,下面才完成一次記錄和整理。

  所以康馳提出的大底、大光圈,而且cmos的面積利用率要在90%以上,則無疑是對這塊cmos成像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

  實際上索霓的Exmor RS傳感器,像素大小是2.4微米,按照1英寸的尺寸來算,應該是可以做到2100w像素的,但它卻只有1200W像素,這說明他的實際使用面積不足60%,屬於故意放水擠牙膏。

  生怕跟他們自己家的黑卡相機打架!

  但康馳可不怕,他是想造個真正好用的高端手機鏡頭,它可以不是數值怪,但畫質一定要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