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33章 傾轉旋翼機?開什麽玩笑
   第233章 傾轉旋翼機?開什麽玩笑!
  被康馳這麽一強調,張晴也不禁有些尷尬。

  也不知道自己剛剛的睡相有沒有失禮……

  想到這裡,她連忙找了個開會的借口溜了,連康馳這台飛行器都沒來得及好好欣賞。

  張晴走後,康馳又爬上這架電動傾轉旋翼機內,在原地進行了一次自檢和模擬操作。

  這架飛機的飛控系統其實非常簡單和智能,這種設計可能沒法做出太多的極限騷操作,但這大大降低了它上手難度,普通人只要簡單熟悉之後,基本也能開起來。

  當然,就像玩大疆的無人機一樣,操作雖然簡單,只要看個半小時的教學視頻,拉個杆起個飛,前後上下誰還不會?

  但飛得溜不溜,避障技術行不行,會不會炸機,就不好說了……

  這台飛機的系統面板確實彈出來了,但這只能證明它作為一架傾轉旋翼機是合格的,面板上那幾個主要參數,相信也肯定能達到。

  但在面對複雜氣流時的平穩性、實際操作的難度和可控性等等,都還需要實際測試才能確定。

  真要讓康馳自己來開……

  4月份摔了一架,12月份因飛控軟件故障,又摔了一架。

  怎麽回事?

  想到這裡,陳海不禁就有些慫了……

  說得好!
  陳海默默地給賴慶雷點了個讚,然後一臉無奈地回頭看向康馳,聳肩道:“康博士你別往心裡去,這小雷腦子就是一根筋,一點不懂變通……沒辦法,只能麻煩你浪費點時間,找個專業點的試飛員了……”

  兩次事故一共死了23人。

  因此康馳直接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陳海。

  “我什麽時候說過要造直20?我只是說看上了直20,想參考一下它的內部結構設計而已……”

  在服役後,魚鷹也保持了其優良傳統,時不時就給摔一架,一摔就是幾十個M國大兵……

  “呃?你確定?試飛不是要專門的試飛員麽?”

  也是有點虛的。

  主要是老美在研製魚鷹的時候,初期五架原型機就摔了兩架,40%的事故率著實有點嚇人。

  寡婦製造者!
  這款1981年立項,88年下線的飛機,在92年的公開演示活動中,就因為右發動機發生故障,直接當著海軍陸戰隊、國防部官員和觀眾面前,摔進了波托馬克河,機上七人全部遇難,魚鷹也因此宣布停飛11個月。

  陳海:“……”

  “不對!”看到陳海瘋狂的眼神暗示後,賴慶雷很快又反應了過來,連忙一本正經地說道,

  最厲害的還是2000年。

  陳海知道康馳向軍方要的圖紙是直20,而對自己直20的熟練度,他還是非常自信的。

  太考驗接話的能力了吧……

  你這演個戲,要不要這麽逼真?

  “沒事,除了噴氣式戰鬥機,其它載具基本我都精通。”

  賴慶雷緩了口氣後,才慢悠悠地說道:“你有能力保護康博士的安全,試飛員不能,陳組,你要是執意試飛,可別怪我打伱小報告!”

  “誰說我不行了?”聽到康馳的質疑,陳海立馬反駁道:“不就是架新直升機嘛,正好我也手癢了,我們就在跑道上簡單試試,只要不飛出跑道,高度控制在500米以下,連報告都不用打。”

  陳海頓時一臉滿不在乎地撇了撇嘴:“怎麽,你這是不相信康博士造的飛機?”

  “陳組,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我們的職責是保護康博士的人身安全,由我們來試飛行器好像不合適吧?”

  說著,他還推了推身邊的賴慶雷,對他擠了擠眉毛:“你說對吧?”

  於是魚鷹再次停飛,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慘遭到各方批評。

  這絕對不是他怕死!

  “啊?對!”

  “我不……”

  關鍵是,他對直20確實熟悉,聽發動機聲音都知道它狀態怎麽樣,但試飛新飛機,這他還真不是很專業……

  但當他和賴慶雷一起進進實驗室,看到這架造型別致的傾旋翼飛機時,頓時就呆住了。

  說好的直20呢!!?
  這怎麽感覺像是V22-魚鷹的變種?
  說起魚鷹這款飛機,確實也有點黑科技,

  賴慶雷話還沒說完,陳海緊接著又是一句:“一架電動飛機而已,一步步小心測試,能有什麽問題?而且我的命是命,人家試飛員的命就不是命?”

  康馳看出了陳海有點打退堂鼓,於是又提議道:“你要是不行的話,要不我們還是找專業的試飛員來試試?”

  而是怕送死……

  “咳咳……康總,咱不是說好造直20的嘛?”

  “……”

  兩人的演技還是相當出色的,搞得康馳剛剛差點還以為陳海是真的在堅持要飛,直到最後才反應過來,這兩人壓根就是在唱雙簧。

  不過最後老美卻力排眾議,在歷經多年的調整和評估後,魚鷹終於在06年開始服役。

  賴慶雷頓時被陳海懟了個夠嗆。

  作為全球唯一一架比較成熟的傾轉旋翼機,也是全球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機,更有著空中變形金剛的美稱,
  然而,這家夥還有個名字:

  聽到康馳提出的需求,陳海毫不猶豫地開口道:“找試飛員?不用這麽麻煩,這事我來就行了!”

  不過康馳也不介意,他本來就是想找個專業點試飛員來過來測試一下,看看有沒有哪裡需要改進的。

  “你們不能幫忙找人嗎?”

  “我們是華安局,試飛員一般都歸軍方管,估計你還是得找蔡總才行。”

  康馳點了點頭,本來這種小事他還想看看通過陳海能不能搞定的,畢竟領導能不麻煩就不麻煩,免得他們又大動乾戈的。

  而果然也不出所料,在聽到康馳要人之後,蔡耀斌立即就對這事給予了高度重視。

  雖然只是一台直20,但他不是要讓康馳感受到軍方對他熱情和支持不是?
  話說,他們給康馳圖紙,好像沒多久吧吧?

  “這麽快你就造出來了?”

  “嗯。”

  為了避免產生誤會,又緊接著解釋說:“不過我造的並不是直20,是一架電動傾轉旋翼機,所以得要具備熟練的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飛行經驗的試飛員。”

  傾轉旋翼機?
  還是電動的?
  蔡耀斌聽後也愣了愣。

  上次他聽康馳要直20的圖紙時,其實是有點小失望的。

  首先這裝備已經有了,康馳造出來只能給他漲經驗,提升不了軍隊戰鬥力。

  其次,直升機在現代化軍隊來說,只能打打輔助,哪怕康馳對直20進行了改良提升,多少也顯得有些食之無味。

  但誰能想到,康馳竟然直接改了台傾轉旋翼機!
  雖然說直升機只能打打輔助,但那是對於傳統直升機來說的。

  而傾轉旋翼機,不但具備固定翼的航程和運載能力,還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可以部署在航母甚至沒有跑道的艦船上。

  在某些特定情況,它還能從輔助,直接變成C位!
  老美當初頂著這麽巨大的壓力,也要堅持推進魚鷹項目,也是吃過大虧的。

  1979年,大約三千名武裝學生襲擊了位於德黑蘭的老美使館,劫持了66個人質。

  多次談判未果後,他們展開了一場代號為‘鷹爪’的救援行動。
    整個計劃是,讓8架海上CH-53E超級種馬直升機搭載陸戰隊員,從波斯灣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起飛。

  但由於航程不足,直升機只能先到半路,撿6架C130運輸機空投補給後,再後去營救人質。

  人質營救結束後,直升機將在C130掩護下,前往體育場重整隊伍完成補給,然後再前往提前佔領的機場,由等那裡的C130帶所有人撤離。

  整個計劃很複雜,而越是複雜的計劃,也越容易出問題。

  8架直升機從航母起飛後,就遇到了沙塵暴,一架就因嚴重故障當場折返,一架都快到了的時候出現了故障,只能原地拋棄。

  還有兩架直接迷了路,和大部隊匯合後,發現也出現了液壓故障風險,再次拋棄一架。

  於是行動還沒開始,就已經損失了三架直升機,哪怕把人質揪出來,五架直升機也帶不走,任務只能被迫取消。

  更鬱悶的還在後面。

  任務取消準備回去的時候,有一架直升機發現燃料不足,根本回不去,得再加油。

  然後在找C130喂油的時候,因為沙塵暴視線不好,直接和C130撞了。

  一口氣死了八個士兵。

  指揮官當場就懵了,直接讓人把所有直升機都給扔了,然後全部人都坐C130跑路。

  雖然這次行動的失敗,有很大原因是那場沙塵暴,但直升機的續航能力、運載能力、高空飛行能力等不足,也是這次行動失敗的主要因素。

  這就是哪怕後來傾轉旋翼機的研製屢次受挫,老M也都堅持要搞出來的原因。

  而正式服役後的魚鷹,也沒有讓軍方失望。

  510KM的最大飛行速度,完美地解決了直升機的速度問題。

  而且固定翼的飛行模式更加省油,正常負載下航程高達1600km,比傳統直升機高好幾倍,作戰半徑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它的戰略意義。

  另外,在固定翼的狀態下,魚鷹可以飛到七千多米的高空,性能幾乎已經接近噴氣式飛機。

  憑借其優秀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魚鷹還可以部署在驅逐艦上給戰鬥機空中加油,大大提高了戰術制定的空間。

  如果當初在‘鷹爪’行動中就有魚鷹,至少航程和沙塵暴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魚鷹性能確實很強,但它的使用成本也很高,單台造價高達7400萬美元,每飛行一個小時,就要消耗大約1.2萬美元。

  至於安全性……

  其實因為老M的一再堅持,魚鷹的傾旋翼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穩定了,它的名聲之所以這麽差,主要還是在測試的時候,出現過比較多的嚴重事故,
  但它在正式服役之後,事故率其實並沒有很誇張。

  目前M國各軍種已有超過500架魚鷹在服役,總飛行時間已經超過80萬小時,A級事故率僅為 4/10萬,事故萬時率比普通直升機還低。

  除了M國之外,島國自衛隊也有17架魚鷹,部署在了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上。

  後來M國又在魚鷹的基礎上,研發了第三代傾轉翼飛機v280,它比V22-魚鷹更輕巧一些,目的是替代陸軍的黑鷹直升機。

  因此隨著傾轉翼技術的成熟,傳統直升機被傾旋翼機取代,很可能會成為一個趨勢。

  至於華國為啥沒搞……

  還是因為要追趕的地方太多了,加上軍費也有限,像這種不是很迫切需要的東西,只能留著以後如果還有需要再搞。

  當然,如果現在康馳就搞出來了,那自然也是一份意外之喜。

  於是本來還只是對康馳本人重視的蔡耀斌,立馬對這項技術和原型機,也給予了高度重視,結束通話後,立即就把事情給安排了下去。

  ……

  大西北。

  “超機動飛行測試!”

  “收到,超機動飛行測試!當前速度380KM/H,準備拉升,50度,60度,70度……”

  “120度!”

  “報告,超機動飛行測試結束,未發生失速現象。”

  “檢查飛機狀態。”

  “收到,飛控系統正常,發動機正常。”

  “很好,準備下一項測試,垂直轉體極限測試。”

  “收到!”

  “……”

  廣袤無垠的天空中,一架雙發雙座的J-20正翱翔於天際,兩名飛行員在塔台的指揮下,完成了一系列驚險刺激的操作。

  測試任務結束,當飛機穩穩地停在了翱鷹試飛基地跑道上,李向南才終於放松了下來,對後排的沈樺感歎道:“還是裝了太行發動機的J20飛得爽!”

  “那必須的,不然怎麽說是矢量發動。”

  兩人說著便順著梯子爬下飛機。

  “集合!”

  還沒等兩人站穩,遠處機倉就傳來了大隊長鄧恆華渾厚的號令聲,於是兩人一邊取頭盔,一邊向隊伍狂奔而去。

  “立正!”

  “李向南,沈燁,今天的測試表現不錯。”鄧恆華先是點名了表揚了一下兩人,然後掃視了隊伍裡二十名試飛員,“剛剛領導下發了一道新任務,大唐重工需要兩位試飛員測試新飛機,你們有誰願意主動參加的?”

  大家聽後,頓時忍不住互相對視了一眼。

  “有什麽問題直接問。”

  “報告,能知道試飛的是什麽飛機嗎?測試時間多久?”

  “什麽飛機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這是康馳博士最新研發的新型飛機,等飛機拿到適航許可就能完成測試任務。”

  康馳博士?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試飛員頓時眼睛都亮了。

  雖然康馳以前沒造過飛機,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大家知道這位科研牛人的鼎鼎大名,對他造出來的第一台飛機,自然也是充滿了好奇。

  “報告!”李向南第一個開口道,“我願意幫康博士測試!”

  “我也願意!”

  “……”

  在李向南的帶頭下,大家紛紛踴躍報名,而鄧恆華也是舍得,直接就把他最得意的戰士,也是最先報名的李向南、沈燁兩人給了康馳。

  主要是,蔡耀斌剛剛的電話裡,多次強調一定要最優秀的試飛員……

  “傾轉旋翼機!!?”

  當李向南知道他們接下來要測試的僅僅是架帶螺旋槳的飛機後,頓時就懵了……

  開什麽玩笑?
  他們可是開超音速戰機的試飛王牌!

  太草率了,被坑了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