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124.第123章 牽線
  第123章 牽線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這玩意說白了,其實就是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只不過它需要在加速管道中間,建設一個擾亂磁場,讓被加速的電子運動軌跡,突然出現變化,
  每次電子發生劇烈位移,都能甩出一個觸不及防的虛光子。

  所以根據質量效應的理論,那些武俠電影和動漫裡面的角色,動作出現殘影,甚至影分身之術,其實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把人當成粒子,加速到一定程度,說不定也能出現一個或者多個虛光子人,
  然後當人物一個急刹或者跳躍,突然改變了運動軌跡,這個影分身就會反應不過來,繼續按照原本的運動軌跡前進,

  繼續刹車,繼續分身……

  嗯,
  大概就是,

  我能無限影分身?
  所以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方法,理論上可以製造出所有穩定、可控且高功率的光線,極紫外光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

  不過同步輻射光源的造價動輒上百億,運行維護成本也非常高昂,其科研探索價值要遠高於經濟價值,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實在是沒辦法突破激光等離子放電技術,應該沒人會用這玩意來造芯片……

  多少有點大炮打蚊子了。

  而張達遠其實也只是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建設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等項目建成之後,他負責的就是用同步輻射光源來製造極紫外光的原理驗證項目。

  在張達遠的帶領下,康馳很快就逛完了這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因為還在建設中,它和普通的隧道工程相比,無非就是預留了很多安裝設備的結構,
  亂七八糟的施工現場,也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

  回到辦公室,張達遠笑眯眯地給康馳倒了杯茶:“看完有什麽感覺?”

  “牛逼。”

  “……”

  牛逼?
  可你看看你這表情,像是覺得牛逼的樣子嗎?
  張達遠頓時有些語塞。

  過了片刻,他才歎息道:“你對這種大型科研工程這麽沒興趣?”

  “嗯……怎麽說呢,受限於個人能力,我暫時對前沿理論研究興趣不大,如何把理論應用到現實,並在實際應用中對理論改良升級,才是我的強項和興趣。”

  說白了,就是康馳的系統,注定了他會偏向於把科技轉換成實際點的物品,從而迅速改變世界。

  當然,這也只是偏向,
  實際上在升級的過程中,隨著物品的等級提升,裡面其實就會自帶一些可能從未有過的理論知識。

  聽完康馳的解釋,張達遠也明白了他的想法,雖然有些失望,但他還是鼓勵道:“應用科學也不錯,現在國家最需要的也是這樣的人才……伱在電話上說想搞光刻機?”

  “嗯,就先想了解一下EUV光源和雙工件台,有沒有現成可用的?”

  “現成可用?”張達遠皺了皺眉,歎息道,“雖然這項技術都算是已經突破了,但距離現成可用還有一定的距離。”

  “常春光所的EUV光源功率目前最多只能達到80W,鉿工大的真空高速超精激光干涉儀技術,想要實際運用到雙工件台上,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康馳聽後也稍微有些失望,不過他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找到合適的代工方,而不是非要拿到完成品。

  反正技術他都有,區別只是自己多畫點圖紙,多造幾個改良部件罷了。

  “他們的設備是自己造的,還是找人代工生產的?”

  聽到康馳這個問題,張達遠不禁有些奇怪,不知道他怎麽突然關心起這個了。

  “都有吧,常春光所大部分都是自己造的,鉿工大大部分都是找其它單位代工的。”

  康馳點了點頭:“我想采購常春光所的半成品,拿到鉿工大的代工名單……可以嗎?”

  好家夥,
  這是想直接在別人的科研基礎上搞事情?

  張達遠頓時皺起了眉頭,搖頭道:“代工名單應該沒問題,但采購半成品估計有點難,你這不是讓人家把現有的科研成果泄露給你嘛……”
    “……”

  被張達遠這麽一提醒,康馳也才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這主要還是他的心態,有點沒擺對,
  隻覺得自己掌握了全套技術,因此考慮更多的是自己找他們代工,會不會泄露自己的技術,反而下意識地就忽略了,別人對自己技術成果的重視程度……

  人都是自私的,在這種雙方技術都不透明的情況下,互相提防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而這種無形競爭所導致的科研資源浪費,在國家統籌主要科研力量的華國其實還算好的了,
  放在以公司個體為主要科研單位的資本國家中,科研力量的浪費更加嚴重,競爭才是主基調。

  只有在個體實力實在有限,無法單獨完成的情況下,才會迫不得已尋求合作。

  對此類科研矛盾,康馳也有些束手無策,他是私企,得考慮自己的利益,人家是國家科研單位,得考慮拿出的科研成果對不對得起上面撥下來的經費,

  所以,偷懶的路線,看來還是有點行不通了……

  看著康馳緊鎖的眉頭,張達遠突然問道:“你對EUV光刻機已經有把握了?”

  康馳苦笑道:“如果我說有,你信嗎?”

  張達遠也愣了愣,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個雖然是他自己問出來,但其實連自己也沒真正思考過的問題。

  然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造光刻機可比矽片難多了,其中涉及到的技術,甚至需要拆分到以國家為科研單位才能完成,

  也就只有華國才會這麽頭鐵,被技術封鎖了也要咬緊牙關,自己苦研破局之路,

  換任何一個國家,估計都已經放棄掙扎了。

  而這個時候,一個單獨的個人,突然說自己對造光刻機有信心。

  誰信呢?
  但想到康馳此前的戰績,

  張達遠又不敢直接判他死刑,

  畢竟無論是矽片,還是他後來搞出的采油蟲,哪個像一個人能搞出來的?
  雖然康馳也借用到了大漢矽業的科研團隊,但張達遠其實很清楚,這裡面起到關鍵作用的只有康馳一個人而已,

  那些人說白了,就是給他打下手的技術工人。

  不然矽信科技研究了這麽多年都沒把矽片搞出來,怎麽康馳一過去就解決了?

  采油蟲這玩意就更不用說了,

  他專門找呂首長要了份設計圖,至今還記得在看到它的機械結構設計後,內心的那種震撼感有多麽強烈。

  這種震撼感,在他四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也只出現過不到五次。

  第一次還是三十多歲的時候,作為一名參觀者,看到瑞仕核子研究中心那台巨大的對撞機時,所感受到人類對科技探索的決心和勇氣。

  在此之後,已經很少有東西能讓他歎為觀止了。

  想到這裡,張達遠突然對康馳開口道:“我可以給你和常春光所牽線,促成你們的合作……”

  “如果你真有信心,我還可以給你支個招,那個項目的負責人是何永教授,他這人有個特點,就是很容易中激將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