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劍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鷹不飛
那面容青白、身穿縞素的孩子,腦子足足轉了一圈,這才繼續跟隨大人一起前行,身形消逝在小巷深處。

陳平安神色自若,也不繼續張望那邊的詭譎景象,瞥了眼張貼在大門上的鎮妖符,只是普通的黃紙材質,用起來不算太過心疼。先前那麼大一場雨,門扉為雨水浸透,可是被陳平安隨手貼在門板上,牢固異常。

門上貼著市井坊間最常見的兩位彩繪武門神,不知是桐葉洲享受香火的武廟聖人,還是沉香國歷史上的功勛大將。

今年已經過去大半,彩繪門神被風吹日曬雨淋,褪色厲害,還有點黯淡無光,有一絲遲暮腐朽之氣。

陳平安躋身武道四境之後,氣血雄壯,魂魄堅韌,看待這方這些?」

陳平安搖頭道:「不教這些,傳授我拳法的老人,隻教我……」

陳平安站起身,輕輕一拳遞向雨幕,「要隨手一拳,打退雨幕十丈百丈。」

陳平安收起拳頭,輕輕擰轉手腕,如提筆畫符,「要在筆端流瀉符籙真意,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陳平安再虛握長劍式,輕輕向前一揮,「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唯有一劍。」

陸台怔怔看著對面屋簷下,那個跟平常不太一樣的白袍少年。

陸台蜷縮在椅子上,雙手籠袖,久久無言。

陳平安咧嘴一笑,拿了椅子就要回屋,「你也早點睡。」

陸台認真問道:「陳平安,三者之間,你如果只能選一樣,會選什麼?」

陳平安愣在當場,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想過,思量片刻,回答道:「當初練拳,是為了延續壽命,算是我的立身之本,以後會一直練拳,如果活得夠久,我希望能夠打上一千萬拳,當然在這期間,一定要躋身武道第七境。至於畫符,只是保命的手段,我不會鑽進去太深,順其自然。真正想要走得遠,還是……」

陳平安伸出大拇指,指了指背後的那把劍,「是練劍。」

陳平安神色平靜,眼神堅毅,「我要成為一名劍仙,大劍仙!」

陸台歪著腦袋,「圖什麼呢?」

陳平安嘿嘿笑著,不說話,搬了椅子小跑回屋子,關門睡覺。

陸台翻了個白眼,沒了睡意,他便百無聊賴地哼著鄉謠小曲,最後乾脆站起身,在椅子上緩緩起舞,大袖翻轉如流水。之後坐回椅子打哈欠搖扇子,要不就是手指掐訣推算運勢,還會把腦袋擱在椅把手上,翻白眼吐舌頭假裝弔死鬼……

就這麼熬到了天亮。

陳平安按時起床,先去開門收回了鎮妖符,然後在屋簷下來來回回走樁練拳。

陸台瞥了眼陳平安的靴子,「回頭給你找一雙咱們仙家穿的,就不用再擔心雨雪天氣,貴一點的,甚至可以水火不侵。」

陳平安沒好氣道:「要那玩意兒幹啥,跟人打架還得擔心靴子會不會破,多礙事,白白多了一件心事。」

陸台嘆息道:「你就沒有享福的命。」

陳平安問道:「昨夜後邊沒發生什麼怪事吧?」

陸台點了點頭,「還真有,好像飛鷹堡有人撞見鬼了,離著這邊不算太遠,雙方大打出手,挺血腥的,不過沒死人。」

陳平安想了想,「那咱們白天走動走動,看能不能發現真相。心裏有數之後,再確定要不要出手。」

陸台對此無所謂。

風水堪輿,尋龍點穴,奇門遁甲,醫卜星相,他都挺擅長的,沒辦法,祖師爺賞飯吃,哪怕學得不用功,整天變著法子偷懶,可還是在同齡人當中一騎絕塵,這讓他很煩惱啊。

————

陸台的三言兩語,輕描淡寫,就概括了一場血腥廝殺。

其實對於當時的局中人而言,遠遠沒有這麼輕鬆。

昨晚的雨幕中,有一個腰掛樸刀身穿黑衣的年輕人,與一位遊歷至此的道士,結伴夜行,鬥笠之下的神色,一個慷慨赴死,一個憂心忡忡。

滂沱大雨轉為軟綿小雨後,兩人走入一條巷弄,來到一棟荒廢已久的破敗屋舍前。

身披蓑衣的年輕道人臉色微白,「今夜的凶煞之氣,格外重!」

另外那名男子手握樸刀,肌膚微黑,壓低嗓音,咬牙切齒道:「再等下去,不知道要枉死多少人,拖不得了!」

這條巷子,住客極少,稀稀疏疏三四戶人家而已,多是上了歲數的孤寡老人,也不常與外邊聯繫,飛鷹堡的習武子弟,年少時分,比拚膽識,就是挑一個深夜時分,看誰敢不敢獨自走過這條狹窄陰暗的巷弄。

都說這條巷子曾經有過一場血戰,飛鷹堡在江湖上沉寂之前,趁著老堡主剛剛去世,有一夥拉幫結派的仇人摸進飛鷹堡內,一個個手染鮮血,不是魔教高手就是邪路宗師,都是當年被老堡主打傷打殘的各路江湖梟雄。

他們不小心泄露了風聲,被早有準備的飛鷹堡甕中捉鱉,堵在這條巷子裏,那一場廝殺,血流滿地,雙方殺得人頭滾滾而落,既有凶人頭顱,也有飛鷹堡老一輩人的腦袋,殘肢斷骸,幾乎沒有一具全屍,據說最後飛鷹堡的收屍之人,就沒有一個不吐出膽汁的。

飛鷹堡是祖上闊過卻家道中落的那種武林幫派,曾有長達百年的輝煌歲月,在沉香國老一輩江湖人中,哪怕桓氏如今沉寂了數十年,名氣仍是不算小,尤其是已經過世的桓老爺子,德高望重,當初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是朝野皆知的江湖豪傑。

只可惜這一代堡主桓陽的武道造詣,平淡無奇,未能撐起飛鷹堡的威名,而桓常年紀還輕,便有了當下青黃不接的慘淡格局。

可是隨便翻翻老黃曆,從桓老爺子再往上推兩代人,飛鷹堡可以拎到枱面上講的東西,實在太多。

所以偌大一座飛鷹堡,上上下下,四百餘人,都很自傲。

雖然偏居一隅,飛鷹堡卻不能算是井底之蛙。

幾乎每個人自幼就聽著飛鷹堡的諸多傳奇事跡,桓老爺子身為沉香國四大宗師之一的身份,

桓老爺子年輕時候一起行走江湖的摯友,如今的十大高手當中,還有三人。

而老太君,傳聞是鄰國前朝的亡國公主,逃難江湖,被桓老爺子所救,一見鍾情,期間坎坷不斷,種種磨難,最終還是走在了一起,傳為江湖美談。

少堡主桓常,自幼就展現出出類拔萃的習武天賦,天生膂力驚人,十餘年間,向外邊的大俠討教,或是跟那些已經名動江湖的少俠切磋過招,可圈可點。而堡主千金桓淑,據說跟沉香國十大高手之一的嫡長子,訂了一樁娃娃親,只等那位年輕人前來迎娶。

而飛鷹堡年輕一輩的領袖,不是桓常,而是一位外姓人,陶斜陽,是堡主桓陽的嫡傳弟子,從小跟隨大管家何老先生學習儒家典籍和高深功夫,說起人緣,比少堡主桓常還要好。

陶斜陽古道熱腸,在飛鷹堡有口皆碑,性情開朗,好像天塌下都不怕。

上回進山入堡的一夥人,為首宗師,是大名鼎鼎的江湖豪俠,其中有位仙子美譽的漂亮女子,與陶斜陽關係極好,經常一起在飛鷹堡內外同行,與陶斜陽喝著街邊最便宜的酒水,也能笑顏如花。

陶斜陽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幫著堡主和官家何崖,開始嘗試著打理飛鷹堡事務,接觸到了許多內幕,日子過得並不輕鬆。

八方客人,待人接物,需要滴水不漏,飛鷹堡祖輩遺留下來那一支支香火,不能讓它們無聲無息地滅了,得暗中續著香火情。跑京城,跑山頭上的名門正派,跑大城池裏的強橫幫派,給豪門官邸送銀子,跟郡城地頭蛇籠絡關係,都需要陶斜陽這個外姓人去跑動,所以陶斜陽的江湖見識和經驗,都很出眾。

今夜這個來到這條巷弄的刀客,正是陶斜陽。

而與之同行的年輕道人,是陶斜陽在江湖上認識的至交好友,一見如故,陶斜陽知道年輕道人的一些秘密,能夠看得見那些陰穢東西,還有一些江湖上聞所未聞的壓勝手段。道人收到陶斜陽的密信求助後,二話不說就來到飛鷹堡,一番小心探尋,年輕道人心情愈發沉重,果然如陶斜陽信上所說,飛鷹堡的確是鬼物作祟,而且道行高深,直接壞了飛鷹堡的風水根本。

年輕道人自知斤兩,從來不是什麼真正的山上人,跟隨那個喜歡雲遊四方的師父,修習道法不過五年,隻學到了一些望氣、畫符的皮毛功夫,而且他畫的符籙,時靈時不靈,背著的那把銅錢劍,由七七四十九顆銅錢串成,至今還沒有出手的機會,是不是真的能夠鎮煞斬邪,心裏完全沒譜。

年輕道人名叫黃尚,是個科舉無望的士族子弟,練習道法將近五年,畫符還是沒能登堂入室,傳授道法的師父又常年不在身邊,黃尚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才湊出了那把前朝神冊、元光、正德「三通寶」的銅錢劍,師父說過這三種通寶銅錢,九疊篆,蘊含的陽氣最足。

至於黃尚所畫之符,品秩不行,就只能靠數量來墊補。

讓他這麼個半吊子道士,對付飛鷹堡的凶煞惡鬼,實在是硬著頭皮,只是與陶斜陽相交莫逆,義氣使然,見陶斜陽鐵了心要來此為民除害,總不能眼睜睜見著兄弟夭折在這邊。

兩人的稱兄道弟,並非那江湖豪客在酒桌上的推杯換盞,而是換命。

這棟宅子在荒廢之前,原先的主人應該家境殷實,門檻頗高,大門也是上好的柏木,還裝飾有獸面門環,古老而深沉。

道士黃尚從袖中摸出一張黃紙符籙,先前大雨磅礴,此時道人看著濕漉漉的大門和高牆,苦笑道:「天時地利都不在我們這邊啊。」

刀客陶斜陽嗯了一聲,死死盯住那扇大門,一手按住刀柄,突然轉身,餘下一手狠狠拍了一下道士的肩膀,「我先行一步,若是形勢嚴峻,救我不得,你不用管我,回頭幫我找個風水好點的陰宅即可!」

黃尚正要說話。

陶斜陽已經咧嘴,笑容燦爛,「可不是客氣話!若是兩人都死在這邊,在下邊還不得搶酒喝?!」

陶斜陽收起手,氣沉丹田,一刀劈向大門,「給我開!」

刀勢兇猛,竟是直接劈開了大門,陶斜陽大步走入其中,毅然決然。

一時間步伐沉沉,如陷泥潭,陶斜陽毫無畏懼,輕喝一聲,揮刀向前,一刀刀劈在虛空處,刀光森森,略帶瑩光,顯然是在武道窺得門徑了。

陶斜陽以刀開路,筆直向前。

藏在他懷中和腰間的兩張「君子佩符」,瞬間黑化,染滿墨汁一般,本就不多的靈氣,消逝乾淨。

黃尚正要快步跟上,隻覺得陰風陣陣,從門內撲出,隻得在大門內壁,找了兩處稍稍乾燥的地方,張貼了兩張鎮宅符籙,這才稍稍好受,不至於呼吸凝滯,然後雙手各撚住一張符籙,分別是「光華真君持劍符」和「黃神越章之印符」,皆是上古遺留下來的著名護身符,廣為流傳。

只是黃尚才頂著陰風向前走出三步,就發現持劍符合印章符變得漆黑大半,好像剛從硯台裡扯出來的兩張符籙,年輕道人心中大駭,忍不住高喊道:「煞氣濃重似水,此地鬼魅絕不是當年死於小巷的冤魂!必然是遊盪百年以上的厲鬼!斜陽,速速退出宅子……」

只是遠處的正屋房門,自行打開,陶斜陽揮刀而入,房門便砰然關閉。

黃尚滿臉悲痛,竭力往手中兩張遭殃的符籙,澆灌入淡薄的靈氣,怒喝道:「移殃去咎!」

持劍符毫無動靜,被凶地煞氣凝聚而成的墨汁浸透,撚符的雙指如被火燙,黃尚趕緊丟了符籙。

好在那張印章符靈光蕩漾,驟然亮起,映照出四周的異象。

符籙猛然點燃,熊熊燃燒,黃紙急劇消耗,散發出刺鼻的青煙。

在黃尚周圍,陰惻惻的嬉笑聲此起彼伏,卻不見半點人影。

脖頸處好似被冰涼長舌舔過,讓年輕道人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黃尚丟了燒完的印章符,正要再從袖中摸出一張壓箱底的符籙。

往袖子伸去的左手手背處,好似給人針刺了一下,黃尚打了個寒顫,頭頂又有莫名其妙的驟雨淋下,黃尚環顧四周,小雨綿綿,年輕道人怔怔抬手抹了一把臉,攤手一看,竟是滿是鮮血。

下一刻,黃尚下意識抬起頭。

一張沒了眼珠的蒼白臉龐近在咫尺,幾乎要貼上黃尚的鼻尖。

黃尚呆若木雞。

剎那之間,肩膀被人使勁按住,往後一拽,黃尚整個人倒飛出宅子,摔在外邊的泥濘巷弄中,暈暈乎乎。

只看到一個熟悉的高瘦背影,正是飛鷹堡老管事何崖,陶斜陽的師父。

老人雙手持符,符紙應該不是普通符籙的黃紙材質,瑩光流淌,晶瑩剔透,雖然在陰風煞雨之中,光彩飄蕩,如大風之中的兩支燭火,可是符籙靈光始終搖而不散。

老管事腳踩罡步,念念有詞。

黃尚剛剛鬆了口氣,脖子就被指甲極長的雪白雙手掐住,一下子往後拽去,年輕道士雙手胡亂拍打泥濘地面,毫無作用,後腦杓和後背重重撞在強巷弄牆壁上,像是有人滲透牆壁之中,也希望黃尚這個大活人跟著進入其中。

黃尚一翻白眼,暈厥過去。

等到年輕道人清醒過來,已經回到飛鷹堡主樓的那間客房,隔壁就是陶斜陽的住處。

黃尚搖搖晃晃起了床,剛好看到何老先生臉色凝重地走出房間。

何崖嘆息一聲,「斜陽的身體並無重傷,只是……」

老人沒有繼續說下去。

何崖本想說一兩句黃尚,不該如此冒冒失失,陪著陶斜陽擅自闖入那條巷弄。

只是看著年輕道士的倉皇失措,尤其是脖頸處還有黑如濃墨的一條條抓痕,過了一宿,尚未淡去,老人便有些於心不忍,嘆息一聲,快步離開,要去煮一付葯,幫著徒弟培本固元。

黃尚幾次想要推門而入,都收回手,失魂落魄。

————

今晚陳平安和陸台要去桓家府邸赴宴。

距離宴席還有半個時辰,今天白天兩人四處閑逛,大小街道,各處水井,桓氏祠堂,演武場,飛鷹堡的行刑台等地,都走了一遍。

陸台觀察了家家戶戶大門上的各式門神,陳平安則偶爾會蹲下身,默默撚起一小撮土壤,放入嘴中嚼著。

回到院子後,陳平安突然想起一事,「何管事讓我們進入飛鷹堡,尤其是將我們安排在這裏,是不是有他的私心?」

陸台點點頭,「驅狼吞虎之計,多半是飛鷹堡已經走投無路,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得今晚宴席上,我們若是撕破臉皮,問責此事,飛鷹堡就要開誠佈公,無外乎道歉賠罪,然後砸錢給咱們,要我們幫飛鷹堡渡過難關。」

陳平安嘆了口氣,若是他們倆道行低微,敵不過那些遊魂盪鬼,是不是昨晚在那座宅子暴斃,死了就死了?兩條爛草席一卷,讓人丟出飛鷹堡了事?

陸台好似看穿陳平安的心事,笑道:「在感慨江湖險惡?那你有沒有想過,可能飛鷹堡與那何崖都有難言之隱,聽過他們訴苦之後,說不定你就會義憤填膺,奮然挺身。」

陳平安搖搖頭,輕聲道:「事有先後,對錯分大小,順序不可亂,之後才是權衡輕重,界定善惡,最終選擇如何去做一件事。」

陸台笑道:「聽著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

陳平安嗯了一聲,「難得很。」

沒過多久,桓常桓淑兄妹二人,聯袂而至,今天桓淑換了一身暖黃色的衣裳,亭亭玉立。桓常還是那般妝扮,只是摘掉了那張牛角弓。

在這之前,陸台詢問陳平安,要不要給飛鷹堡和桓淑一個驚喜,不等陸台說完,陳平安黑著臉,一拍養劍葫,陸台立即住嘴,雙手合十,作求饒狀。

遠處高樓欄桿處,一位心情不錯的婦人容光煥發,笑意溫柔,昨夜聽女兒說了些閨房話,說有位外鄉的翩翩佳公子,今兒要和朋友一起登門拜訪,要她這個當娘親的幫著掌掌眼。

婦人覺得有趣,便答應下來。

至於早年那樁有些兒戲的娃娃親,別說是飛鷹堡不再當真,對方更希望根本沒這麼回事,省得被落魄不堪的飛鷹堡拖累。

賢淑婦人一想到將來有一天,女兒就要跟她這個娘親一樣,在歲月最好的時候,穿上最漂亮的鮮紅嫁衣,嫁給最喜歡的心上人,婦人既欣慰,又難免有些失落。

婦人眼眶通紅,便微微低頭,掏出一方繡花帕巾,輕輕擦拭眼角。

婦人並不自知,飛鷹堡也無人看穿,她那張七竅流血的臉龐,出現了不計其數的裂紋,縱橫交錯,就像一隻將碎未碎的瓷器。

本書來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