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劍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驪陳平安在此
(萬字章節。)

宋雨燒腰間懸佩的那把劍,昨日臨時取自瀑布,是一把山上練氣士都要避其鋒芒的神兵利器,名為「屹然」。

事實上宋雨燒生平第一次見這把劍的地點,就位於瀑布底下的深潭,而且就在陳平安在瀑布下練習劍爐立樁的腳下,那塊好似中流砥柱的石墩之中,巨石內暗藏機關,當年宋雨燒因緣際會,偶然得此劍,劍術與名劍相得益彰,才有了未來的梳水國劍聖。

在兒子宋高風死後,宋雨燒便更換了隨身佩劍,將這把劍鞘為特殊青竹的屹然劍,重新藏入巨石,宋雨燒翻遍典籍,終於找到一頁秘史記載,相傳此劍曾是一位別洲武神親手鑄造,遺落於寶瓶洲,不知所蹤,有「礪光裂五嶽,劍氣斬大瀆」的文字記錄。

宋雨燒此時懸佩劍鞘泛黃的長劍,望向馬蹄驟然放緩的朝廷兵馬,不愧佩劍之名,黑衣老人屹然而立,毫無懼色。

這支將近萬人的梳水國「平叛大軍」,其中三千精騎,是大將軍楚濠的嫡系,全是邊疆沙場出身,是梳水國一等一的銳士,此外還有四五千從各地駐軍中抽調而出的地方精銳,再有千餘人是州城官府調遣的老捕快,以及重金籠絡的江湖豪俠,當然還有大將軍楚濠自己收攏的一批江湖高手,幾乎全是當年天子親自做媒、迎娶那位女子的豐厚「嫁妝」,老丈人雖然死於江湖仇殺,可在那之前好歹做了小二十年的武林盟主,又有朝廷做靠山,暗中培植了許多見不得光的江湖羽翼,之後便都成了女婿楚濠的扈從死士。

楚濠的枕邊人,那位女子哪怕這麼多年過去了,對於劍水山莊,扔是深惡痛絕,心懷死結。

對此楚濠拎得很清楚,嘴上附和,但絕不會輕舉妄動,在皇帝陛下沒有開口之前,以大將軍府的明面身份,去挑釁一位劍術冠絕梳水國的武道大宗師,所以女子怨言頗多,好在這次劍水山莊自己找死,陛下龍顏震怒,楚濠便順勢請纓出戰,一切水到渠成。

說句實在話,妻子有心結難解,楚濠作為馳騁邊關多年的風雲人物,在廟堂上縱橫捭闔,也有心結,你一個娘們,明知宋高風早有婚配,人家小兩口恩恩愛愛,還有一個當劍聖的父親,憑什麼人家因為你武林盟主的女兒身份,就得休妻娶你?然後你一怒之下,就找人去毀了花圃?壞了那位女子的性命?換成是楚濠,早就調動麾下大軍,殺個血流成河了。

只不過話說回來,楚濠到底不是那個遭受無妄之災的可憐蟲宋高風,既然已是夫妻,得了皇帝陛下的信任,娶了位如花似玉的女子,手底下還多出可供驅使的十數位江湖頂尖高手,一舉三得,做了這麼一筆賺得盆滿缽盈的大買賣,梟雄楚濠對於這點心結,看得很輕。再者老盟主在金盆洗手的那天,被銷毀面容的宋高風獨力斬殺,也讓女子這些年收斂了許多,大體上安安心心相夫教子,在梳水國京城與其她誥命夫人廣結善緣,為他楚濠增色不少,仕途順暢許多,楚濠覺得這還得謝過當年姓宋的,讓她吃過教訓,否則吃苦頭的就是自己了。

此次離開京城之前,妻子暗中隨行,現在就秘密住在州城之內,她提出這次踏平劍水山莊之後,老劍聖宋雨燒可以不用死,逃了就逃了,但是那個據說容貌酷似他母親的孽障宋鳳山,必須要挫骨揚灰,到時候她要親手帶著宋鳳山的骨灰罈,在那對狗男女的墳頭砸爛,要他們親眼看著宋氏香火斷絕。

青蛇竹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者皆猶可,最毒婦人心。

不愧是他楚濠明媒正娶的妻子,好事!

楚濠收回思緒,一手勒住馬韁,一手遮住陽光,繼續閒情逸緻地遠眺道路。

此處官路寬闊,道路兩側亦是平坦,不但適合步卒結陣,騎軍衝鋒也算不得太過勉強,那個在江湖上作威作福慣了的宋老頭子,真是不知死活的江湖莽夫,半點不通行軍打仗,還敢逞英雄,該他和劍水山莊一起灰飛煙滅。

楚濠看著那位遠在京城都有所耳聞的江湖老人,扯了扯嘴角,放下手臂,手心摩挲著一柄皇帝禦賜的黃金裁紙刀,笑道:「可惜了這份英雄氣概,也好,以後世人提及此事,只會說我楚濠陣前斬殺了一位劍聖。」

沙場多有萬人敵之說,可惜那只是些狗屁文人的溢美之詞,梳水國在內的十數國廣袤版圖上,確實有不容小覷的猛將,膂力驚人,擅長親身陷陣,若有神駒坐騎,更是如虎添翼,可是萬人敵?不存在的。

楚濠身經百戰,絕非躺在安樂窩享福的文人,不曾見識過此等神人。

宋雨燒站在原地,既然已經走到這裏,老人就不願意後退一步,只是回首望去,有些無奈。

你陳平安跑來湊什麼熱鬧?

陳平安此次出行,背上了裝有降妖除魔的劍匣,繩索早已繫緊系死。

一路小跑到宋雨燒身邊。

老人隱約有些怒氣,道:「在水榭那邊,你與橫刀山莊起了衝突,我當時曾說過『行走江湖,生死自負』這八個字。陳平安,你知道這裏頭的意思嗎?」

陳平安點點頭。

宋雨燒氣笑道:「你知道個屁!那王珊瑚以刀鞘頂端指向你,她這就是在行走江湖。那名刀莊扈從在人背後挽弓射箭,這也是。我孫子宋鳳山,每次找人試劍,也是。我宋雨燒今天攔阻在大軍之前,更是!」

宋雨燒一番話說得疾風驟雨,最終只有一聲嘆息,「陳平安,你不該來的。」

陳平安輕聲道:「不管宋老前輩今天做什麼,我隻負責一件事,帶著宋老前輩活著離開這裏,就這麼多,我不殺人。」

陳平安補充了一句,「爭取不殺人。」

宋雨燒深呼吸一口氣,盡量心平氣和地勸說道:「現在雙方等同於兩軍對峙,你說不殺人就能不殺人?你當是孩子過家家呢,大軍之中,有數千騎軍可以奔襲遊曳,有重甲步卒結陣如山,更有數千張強弓勁弩對準你,二話不說就是大雨澆頭的下場,更別提楚濠麾下還有十數位江湖好手,以及一些個手持兵家神弓的校尉都尉,是朝廷官府專門針對練氣士和江湖宗師的國之重器,哪怕是我宋雨燒,若是給射中一箭要害,都要重傷!」

陳平安反問道:「既然對方這麼厲害,老前輩難道只是來送死?」

宋雨燒沉聲道:「我要擒賊先擒王,盡量一鼓作氣拿下主帥楚濠,好讓這支大軍群龍無首,然後威脅楚濠交出那名女子。我一人行事,有五成把握,可你如果跟隨我衝鋒陷陣,一旦陷入包圍,只會是我的累贅,所以聽我一言,趕緊返回山莊,帶著兩個朋友遠離是非之地。」

宋雨燒仰起頭,入夏時分,還有這等好似春光明媚的艷陽天,真是不錯,轉頭對那個北方少年微笑道:「陳平安,好意心領了。但是我宋雨燒是生是死,劍水山莊是存是亡,都稱得上是問心無愧,行走江湖,這還不夠?很夠了!」

陳平安拍了拍腰間酒葫蘆,燦爛笑道:「我跑起路來,真不是我吹牛,兩條腿肯定比四條腿的戰馬還要快,而且我還有保命的壓箱底寶貝,老前輩你不用擔心我,隻管放開手腳收拾那個楚濠。如果不是有這份底氣,我今天不會露面的。」

宋雨燒氣急,恨不得一個板栗砸在這個榆木疙瘩的腦門上,「瓜皮!你小子真當自己的小破酒壺,是山上劍仙腰間的養劍葫了?再說了,你一個淬鍊體魄的純粹武夫,有了傳說中的養劍葫蘆,又有何用?!」

陳平安挪動腳步,站在了宋雨燒身後,來到了一個不會被梳水國朝廷兵馬看見的地方,重重一拍底款篆刻有「薑壺」的養劍葫,沉聲道:「初一,有人瞧不起你呢,出來。」

宋雨燒愣在那裏。

幹啥呢?

硃紅色酒葫蘆也沒個動靜啊。

陳平安有些尷尬,「十五。」

嗖一下,一縷驚世駭俗的碧綠劍光,迅猛掠出養劍葫,速度之快,堪稱風馳電掣,晶瑩剔透的那柄袖珍小劍,驟然懸停在兩人之間的空中,然後緩緩遊盪起來,像是在跟主人陳平安邀功請賞。

陳平安早就心裏有數,養劍葫蘆裡的兩位小祖宗,飛劍十五溫馴聽話,陳平安心意所至,十五就會劍尖所指,簡直就是他的貼心小棉襖,至於初一這位大爺,那真是架子比天大,除非生死一線的險境,或是它自己感興趣了,陳平安基本上使喚不動,不過對此陳平安也不會強人所難,不奢望初一能夠像十五那樣,事事順心,最少在幾次關鍵時刻,初一從未坑過自己。

宋雨燒驚訝道:「還真是一隻大劍仙的養劍葫蘆?!」

陳平安咧嘴一笑。

但是宋雨燒接下來的選擇和話語,依然充滿了老江湖的古板迂腐,拍了拍陳平安的肩膀,「陳平安,記住,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走吧,你能來此送行,已算情至意盡,既然你的武道之路,已是坦途,更身懷重寶,就更應該珍惜當下的安穩,走走走,莫要再婆婆媽媽,信不信我跟大軍交手之前,先打你一個灰頭土臉?!」

宋雨燒厲色道:「我宋雨燒說到做到!」

可也還是一個但是。

初出茅廬的少年郎,一身直愣愣的江湖氣,竟是半點不輸老江湖宋雨燒。

那個穿草鞋,背木匣,腰間挎了個養劍葫,葫蘆裡有飛劍,已經走過千山萬水的北方少年,對老人鄭重其事道:「我陳平安,來自北方大驪龍泉郡槐黃縣泥瓶巷,也在行走江湖!」

老人轉過身,大笑道:「瓜娃兒,似不似個撒子?」

陳平安踏步向前,與老人並肩而立,「我還要回請你一頓火鍋。」

老人實在放心不下,雖然目視遠方,不得不再問:「形勢不妙,你真能想跑就跑得掉?」

陳平安點頭道:「我不但有養劍葫和飛劍護身,昨夜我還一口氣寫了二十張方寸符,能夠幫我縮地成寸,真要逃命,那速度保管嗖嗖的,連我自己都要忍不住伸大拇指。」

雖然聽上去很像是說笑話,可老人轉頭仔細打量少年的神色,根本不像是在開玩笑。

老人便放下心來,豪氣乾雲,伸手按住「屹然」的劍柄,「好!那就等你小子請我吃這頓火鍋!」

陳平安突然輕聲問道:「去酒樓吃火鍋,能不能酒水自帶?」

多出了養劍葫、飛劍和什麼方寸符,可那副扣扣搜搜的財迷德行,照舊。

老人哈哈大笑道:「這有啥子闊以不闊以的,闊以得很!」

宋雨燒一掠向前,長劍出竹鞘,劍氣縈繞天地間,縱聲大笑:「容我先行一步,為我殿後即可!」

一方是兩人而已,一方是萬人大軍。

但是後者面對那一老一少的江湖中人,卻人人如臨大敵,當戰鼓擂響,有些地方駐軍出身的年輕士卒,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因為劍氣近。

對陣兩名江湖莽夫,耗死對方就行了,不用講究太沙場上的排兵佈陣,無非是先頭騎軍衝鋒,再適當拉開鋒線,左右策應,盡量將箭雨全部覆蓋那名梳水國劍聖破陣的路程,然後就是後方步兵起陣,刀盾手在前,長矛穿刺而出,形成一座層層疊疊的銅牆鐵壁。

除了梳水**中製式步卒弓弩,還隱藏夾雜有從朝廷皇家庫藏裡取出的數十張神弓,由墨家匠人精心打造,一向為兵家武將倚重,箭尖篆刻有雲紋符籙,箭桿以精鐵鑄造而成,箭羽為金色鵰翎,一枝箭矢堅韌且沉重,故而尋常行伍神箭手都無法駕馭,唯有武道造詣不俗的軍中力士才可拉滿弓弦,威力極大,速度、射程和精度都要遠勝一般強弓。

最後在大將軍楚濠四周,聚集了將近二十位江湖鷹犬,高手環衛,宋雨燒想要一人開陣,殺到楚濠身前,難如登天。

但是楚濠知道自己穩操勝券,麾下三千能征善戰的嫡系精騎,也能夠不懼一個劍聖頭銜,敢於正面衝鋒,可不意味著手底下其餘兵馬,都能悍不畏死,楚濠久在沙場,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派人傳話給幾位地方駐軍武將,此次戰馬踐踏江湖,軍中每戰死一人,朝廷的撫恤金,是令人咂舌的一百兩銀子,陣亡士卒所在家族,一律免役十年!

但是臨陣膽敢退縮者,斬立決,而且還會按照邊軍律法處置,舉族流徙千裡!

賞罰並下,如此一來,全軍上下,唯有死戰了。

大將軍楚濠策馬立於迎風招展的威武大纛之下,志得意滿。

大軍壓境,江湖莽夫不過是螳臂當車,皇帝私下許諾自己,劍水山莊的家底,他楚濠半數可以收入囊中,用來犒賞此次楚氏大軍的出兵,其餘半數上繳國庫,但是地方軍伍的一切折損撫恤,需要他楚濠獨力解決,不許勞煩兵部和戶部。

這點銀子開銷,只要將山莊抄家之後,楚濠還有莫大的賺頭。

宋雨燒沒有第一時間掠向高空,去當那扎眼的箭靶子,低頭彎腰,手持屹然,一路前奔,氣勢如虹,快若奔雷。

與那已經拉開出一條整齊鋒線的楚氏精騎,對撞而去。

第一撥箭雨潑灑而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攢集黑點,激射而至,弓弦緊繃之後的驟然鬆開,發出嗡嗡響聲。

這還只是第一輪騎弓攢射。

宋雨燒一腳重重踩在地面,本就迅猛的前掠愈發身影飄忽,整個人以更快速度前沖,同時手腕擰轉,身形一旋,劍氣翻滾,方圓數丈之內,磅礴劍氣凝聚成團,然後猛然炸裂四濺。

宋雨燒身後地面瞬間插滿了畫弧而落的箭矢,泥土翻裂,塵土四起。

其餘剛好迎面而來的箭矢,則被宋雨燒的四散劍氣悉數擊碎。

雖然宋雨燒的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劍氣之盛,更讓那些沙場將士大開眼界,可第二撥騎弓勁射,仍是有條不紊地緊隨而至,紛紛如雨落。

宋雨燒手持屹然,身形如陀螺迅猛旋轉一圈,只見這位梳水國老劍聖四周,便瞬間多出了成百上千柄「屹然」劍,劍尖齊齊指向圈外。

一氣呵成,劍氣千萬。

宋雨燒手中不再持劍,雙指併攏作劍訣,指向高空,輕喝道:「去!」

然後一跺腳,身前半個圓圈的劍陣,劍氣凝聚而成的長劍,向著手持槍矛衝撞而來的前排精騎,揮灑而去,一時間戳斷了數十騎的馬腿,更穿透了二十精騎的坐騎脖子,正面騎軍衝鋒的道路上,頓時人仰馬翻。

一把屹然劍飛升上空,在宋雨燒的劍訣牽引之下,劍氣縱橫,如一把大傘遮蔽雨水,當那些箭矢落在雨傘之上,無一例外,皆是以卵擊石,粉碎不堪。

兩翼有兩股精騎加速前沖,同時側面騎弓傾斜射向宋雨燒,老人身後那剩下半圈劍氣,飛快補上之前的半圓劍陣,再次飛射而出,兩翼騎軍又有數十騎戰馬當場暴斃,騎卒摔落馬背,只是楚濠帶兵的能耐在此凸顯,那些騎卒除了極少數暈厥過去,絕大多數都飄然落地,或是翻滾起身,抽出腰間戰刀,直接向宋雨燒撲殺而來。

一個梳水國劍聖的頭銜,所謂的江湖第一人,根本嚇不住這些血水裏泡過、屍骨堆裡躺過的精悍健士。

寶瓶洲中部以西地帶,綵衣國在內周邊十數國,以綵衣國兵馬最多,是桌面上的第一強國,尤其是騎軍數目冠絕諸國,只是真實戰力如何,無論是盛產重甲步卒的古榆國,還是弓馬熟諳、擅長騎戰的松溪國,或是民風彪悍、步騎精銳的梳水國,都有資格嘲笑綵衣國邊軍的那些繡花枕頭,曾經好不容易冒出頭一步陣被劍氣斬出一條道路後,幾乎瞬間後方步卒就湧上前方,瘋狂補足缺口,左右兩側步卒也有意識地向中間靠攏。

沙場廝殺,渾不怕死,未必能活,可怕死之徒,往往必死。

宋雨燒藉著道路開闢又合攏的眨眼功夫,看到了步陣大致厚度,心中微微嘆息,腳尖一點,手持屹然,仍是只能身形躍起,一抹劍氣肆意揮灑而出,砍斷了前邊數排的密集槍林,同時驟然攥緊長劍,一身劍意佈滿劍身,劍氣大震,宋雨燒如手持一輪圓月,彷彿能夠與頭頂大日爭奪光輝!

宋雨燒大喝一聲,身形拔高一丈有餘,劍意與劍氣同時暴漲,原本大如玉盤的那輪圓月,驟然間變得無比巨大,將宋雨燒籠罩其中,任由如雨箭矢激射,不改那條直線規矩,向那桿大纛凌空滾走而去,箭矢擊中圓月之後,悉數箭尖破損,箭桿崩碎。

在黑衣老人二度破陣之時,身後遠處的背劍少年,沒有袖手旁觀,也開始向前奔跑,動若脫兔,無比矯健。

楚氏嫡系騎軍當然沒有撥轉馬頭的必要,徒惹騎步相互干擾而已,於是自然而然就將滿腔怒火撒在少年頭上。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一個享譽江湖一甲子之久的梳水國劍聖,悍然破陣也就罷了,一個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蹦出來的江湖少年郎,也是這般難纏,背劍少年的身形實在是太快了,一步就能跨出兩三丈遠,而是在方寸之地的輾轉騰挪極其靈活,不但躲過了四五枝角度刁鑽的墨家箭矢,一輪箭雨同樣被他一衝而過。

期間只要是在他前行路上、避無可避的箭矢,少年就乾脆以雙手撥開勢大力沉的箭矢,當少年與騎軍面對面撞上的時候,原本藉助戰馬前沖之迅猛勢頭,可謂佔盡優勢。

可是暫且不知江湖根腳的少年,就像一條滑不溜秋的泥鰍,在精騎衝鋒的縫隙之間,一穿而過,偶有交手,他或是一拳猛錘戰馬側部,打得連人帶馬一起橫飛出去兩三丈,或是以肩頭斜撞,同樣是馬蹄騰空、人馬俱翻的淒慘下場。

最後他更是輕輕躍起,踩在一騎馬背之上,蜻蜓點水,在後方數騎的馬頭或是戰馬背脊上一閃而逝,讓那些騎卒隻覺得如一陣清風拂面,刀是劈出了,槍矛也有刺出,但就是無法成功捉到那少年的哪怕一片衣角。

絕對是四境巔峰,甚至是五境的武道宗師!

一名騎將手持精製長槊,精準刺向空中少年的脖頸,暴喝道:「去死!」

陳平安歪過脖子,剛好躲過長槊刺殺,同時探手攥住那桿沙場騎將皆夢寐以求的馬槊,騎將哪怕手心血肉模糊,手中那桿祖傳的心愛長槊仍是被脫手奪走,陳平安在空中轉換為雙手握槊姿勢,往地面重重一戳,韌性超群的長槊如弓弦崩出一個大弧度,砰然一下沉悶響聲,陳平安竟是被高高拋向空中七八丈之高。

手中依舊倒持長槊一端,並未將其捨棄。

滿臉堅毅的背劍少年,在一大群回頭遠望的騎軍視野中,在眾目睽睽之下,彷彿一位禦風飛掠的神仙中人,落在了騎陣之後的步陣之前空地上,少年衣袖飄搖,雙腳落地後,並不停歇,一步後撤,掄起手臂,使勁向高空轟然丟擲出那桿馬槊,然後做出一個拍打腰間酒壺的動作後,一躍而起,身形瞬間消逝不見,好像是仙人用上了縮地千裡的神通,然後就看到少年匪夷所思地踩在了長槊之上,一腳前一腳後,又似傳說中的劍仙禦劍之姿,充滿了沙場武人很難領會的那份逍遙寫意。

若是不提敵對陣營,恐怕有人都要忍不住喝一聲彩。

然後更加讓人跳腳大罵的一幕發生了。

那少年在大陣上方,踩著長槊向前禦風飛掠不說,竟然還摘下了酒葫蘆,仰頭灌了一口酒!

眾人恨得牙癢癢之餘,可在內心最深處,何嘗不是有些……心神往之?!

沙場慘烈,江湖豪氣。

原本兩者天差地別,就像先前那位梳水國劍聖的破陣,尤其是劍氣劈斬步陣的時候,何等慘烈血腥?

但是這位背劍少年,一路前行,未殺一人,只是一言不發緊隨黑衣老人破陣向前,同樣是破陣,偏偏就是這般風流。

因為長槊前掠太過迅猛,而且這個舉動又太過不可思議,以至於方陣步弓手有些犯迷糊,但是在領軍武將的呵斥號令之下,專門讓軍中膂力最強健的那撥銳士,以強弓攔截射殺此人,當然那些有資格持有墨家神弓的沙場強者,更不用多說,早已挽弓如滿月,一枝枝兵家重寶,激射尾隨而去。

異象橫生,又有讓人瞠目結舌的意外出現。

只見從背劍少年別回腰間的硃紅色酒葫蘆當中,突然掠出一雪白一幽綠兩道絢爛流螢,在長槊之下,一一擊碎箭矢。

根本不用少年躲避,一撥撥數量較少卻極俱威懾的箭矢,全部無功而墜。

飛掠數十丈距離後,雙腳站立的馬槊已經開始下墜,陳平安一踩長槊,不再計較這桿長槊的摔向大地,身形拔高,扶搖直上,剛好躲過一名江湖頂尖劍客的騰空截殺,後者遺憾落地,回頭望去,眼神兇狠,滿臉憤懣。

如果自己先前攔不下宋雨燒,被幾乎無懈可擊的磅礴劍氣,劈得倒退撞入大陣之中,還算情有可原,那麼連一個無名少年都沒沾到邊,算怎麼回事!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自己以後還怎麼在大將軍楚濠那邊,坦然享受榮華富貴?

更前方,距離主帥大纛不過百餘步,籠罩住宋雨燒的那團渾然劍氣,本就已經被無數槍矛和箭矢阻滯得折損嚴重,加上絡繹不絕的十數位江湖好手先後撲殺,所以當一道青綠劍氣裹挾風雷聲而來,宋雨燒橫劍在前,那道粗如青色蟒蛇的劍氣,雖然終於破開了老人的圓月劍陣,卻也被長劍屹然一切為二,從老人身側呼嘯而過,身後數十位重甲步卒當場斃命。

宋雨燒收起橫劍式,嘴角滲出血絲,哪怕如此,仍是不敢輕易換氣。

因為在百步之外的出劍之人,是一位最少五境的劍道宗師。

那人就站在大纛之下,位於大將軍楚濠身邊,一襲青綠長袍,一手負後,一手劍尖直指宋雨燒。

這人年紀不大,瞧著相貌約莫三十歲出頭,但是真實年齡可能已經四十,手中長劍,不是什麼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而是一截光澤可人的青竹,長兩尺六寸,倒是與劍等長。

他傲然站在馬背之上,矮了人頭許多的大將軍楚濠,對此不以為意,滿臉開懷笑意。

以青竹作劍的劍客微笑道:「宋雨燒那把劍的竹鞘不錯,楚將軍,能否贈送給我?」

楚濠豪邁笑道:「有何不可?別說是竹鞘,連劍一併送你了!」

劍客搖頭笑道:「那倒不用,一把屹然劍,楚將軍若是能夠送給你們皇帝陛下,以示江湖對朝廷俯首稱臣,也是一樁美談。」

楚濠恍然大悟,拍掌大笑道:「還是青竹劍仙想得周到,如此最好!」

宋雨燒屏氣凝神,站在一處武卒自行避讓而出的小空地上。

正是松溪國青竹劍仙的年輕劍客,笑問道:「宋老劍聖,你信不信,在你換氣之時,就是喪命之際。」

宋雨燒臉色冷漠。

老人身後傳出陣陣嘩然。

楚濠眯起眼睛,從袖中掏出一枚銀錠模樣的小東西,捏在手心,然後歪了歪脖子,很快身邊就走出兩位呼吸綿長的白髮老者,一位身穿錦袍,雙指撚有一張青色符籙,符文是金色字體。一位身材魁梧,手持雙斧,斧上篆刻有祥雲篆紋。兩人都不曾披掛甲胄,顯然不是軍中將士。

兩人都望向了宋雨燒身後,相較於青竹劍仙的從容淡定,兩位隨軍老人都有些神情凝重。

本章共8段,你正在閱讀(第9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