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劍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
陳平安現學現用,跟老將軍呂霄學了裝傻扮癡的本事,假裝沒聽到老道人言語中的譏諷,等到陳平安喝過了酒,小院已經不見老道人。

老道人總是神出鬼沒,陳平安也無可奈何。

不定,還會讓本來對人間事全然不上心的俞真意,第一次生出扶持傀儡、爭奪天下的野心,為的就是能夠以天下正統的身份,敕封五嶽,然後他就能夠將五嶽靈氣收為己用,成為真正的陸地神仙。

種秋與陳平安說著天下大勢,「那位與俞真意打了一個平手的女冠黃庭,已經將鏡心齋宗主,轉給皇后娘娘。黃庭本人離開了京師,不知所蹤,隻說她要尋一塊風水寶地,好好練習劍術。

皇后周姝真很快就會『因病去世』,去坐鎮鏡心亭,為此皇帝陛下也無可奈何。敬仰樓那邊,近期出現了叛亂,與魔教三門殘餘勾結,周姝真已經完全失去掌控,敬仰樓對江湖放出話來,從今往後,敬仰樓不再評定天下十人。那位北晉大將,唐鐵意,他還在猶豫要不要投靠我們南苑國。」

陳平安聽得認真。

種秋感慨道:「如果是你站在了那個位置上,而不是一心與天道爭勝的丁嬰,該有多好。」

陳平安疑惑不解。

種秋笑道:「反正是一句誇人的話,不用太較真。」

陳平安笑了起來。

不是在那晚酒樓與皇帝魏良客氣應酬的那種。

與種秋相處,如入芝蘭之室。

種秋兩位弟子住處,離這裡隔著兩座坊市,宅子佔地頗大,掛了一座武館的名頭,對並不對外,是種秋大弟子出錢籌辦,此人戎馬生涯二十年,當上了將軍,後來沙場陷陣受了重傷,就退出邊軍,種秋弟子每次入京,不敢打攪師父,往往都會在這裡聚頭碰面,這些弟子年齡懸殊,最年長者已經年近半百,年齡最小的兩個弟子,才是一雙十五六歲的少年少女。

結果等到兩人走到練武場那邊,種秋啞然失笑,連同兩位弟子在內,十數人在那邊熱熱鬧鬧,有老將軍呂霄的孫子孫女,還有兩位弟子在京城結識的好友,多是京城豪閥世族中品性醇厚、且憧憬江湖的孩子,好幾個早早約好了,以後要跟家族借口負笈遊學,與種秋兩位弟子一起闖蕩江湖。

對於這些,種秋並不干涉。

年少時的美好,哪怕帶著稚氣,勿要一味以老人的人生經驗去否定,更不可隨意打殺。

種秋看著這些孩子,有些時候也會為他們的頑劣而惱聖人。

一怒之下,少年猛然起身,卻不是偷襲那青衫男子,而是怒目相視,「你再來!」

陳平安一步跨出,卻不是「慢悠悠」的拳架走樁了,而是一拳砸向了閻實景額頭,如有風雷撲面。

少年又後退了一步。

陳平安問道:「你那一拳呢?」

少年茫然失措,失魂落魄。

陳平安嘆了口氣,轉身對種秋說道:「有人跟我說過,練拳,看似是修力,是要做那純粹武夫,可修心真的很重要,既然練拳,就不能再談什麼人之常情。就像種先生你說拳高莫出,我想了一下,很有道理,但是拳高莫出,是種先生你這個境界和修為的人,該做的事情,卻只是你弟子該懂的道理而已,懂了這份道理是一回事,當下該如何做,是另外一回事,只有這樣,將來才能對誰出拳都問心無愧。」

種秋笑著點頭,「正是此理。」

他大致了解陳平安的脾氣,做一件事情,無論大小,務必追求盡善盡美,所以哪怕事先是真的忐忑不安,不知如何跟人切磋如何教人拳法拳理,可一旦走出那第一步,陳平安就拿出了大街一戰對敵圍剿的那份認真,種秋是旁觀者,所以看得很清楚,可能陳平安自己都不知道,那一刻的他,是何等自信!

甚至,會有一種「我出拳時,天下武夫,只需仰頭感嘆一聲蒼天在上」的自負。

種秋其實有些好奇,如此平易近人的陳平安,是如何做到出拳之時的這種心境。更好奇陳平安到底是怎麼練的拳。

不管如何,這兩種陳平安,種秋都給予敬意。

陳平安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我胡亂想的一些東西,不一定適合種先生你的弟子。」

種秋搖頭,正色道:「總有一些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你剛才說的這番話,就適合所有習武之人。」

陳平安害怕那少年少女從此習武之心,如心鏡裂縫,小心醞釀著措辭,雖然不太擅長,還是盡量安慰道:「練拳之人,除了能吃苦,還要心定,出拳才能快而從容,一往無前,那麼總有一天,無論是遇上我,還是你們師父這樣的天下第一手,或是丁嬰這樣看似無敵的對手,你們都可以出拳很快,最快。」

陳平安臉色認真,看著那兩個人,「身前無人,雙拳而已!」

少年少女懵懵懂懂,迷迷瞪瞪,但是兩人臉上的悲憤和心底的恐懼,已經少了許多。

種秋輕輕點頭。

這哪裡是教拳,分明是指出一條「武道」了。

至於這兩個傻孩子,將來能走多遠,或者能否走上這條武學登山路,既看天賦,也看機緣,種秋多說無益,其實說了也沒用。

收了拳的陳平安,再沒有那種氣勢,看著兩個可憐兮兮的少年少女,有些忐忑了,對種秋問道:「是不是講得太大太虛了?」

種秋打趣道:「差不多可以了啊,你到底要我今天講幾句溜須拍馬的言語,才肯罷休?」

陳平安哭笑不得。

種秋望向弟子二人,閻實景他們可就沒這份待遇了,「今天不用練拳,好好想一想為何不敢出拳,想明白了,再練拳不遲。」

少年少女抱拳領命。

種秋和陳平安一起離去。

等到國師大人和那個怪人離開後,這些年紀不大的傢夥,很快就嘰嘰喳喳起來,多是安慰閻實景和那個少女,夾雜著一些驚嘆感慨,這些外人,雖然都知道種國師的天下第一手,可畢竟誰也沒見過親眼見過種秋出拳,哪怕家中都有實力不俗的高手護院,但是眼界一個比一個高,所以今天看到了那人出手,一拳而已,仍是覺得不虛此行。

閻實景率先離開人群,少年興緻不高,蹲在台階上,有些發愣。

少女跟朋友們閑聊之後,坐在小師兄閻實景身邊,為他打抱不平道:「有什麼了不起的,說來說去,那人還不是仗著本事高,就對咱們指手畫腳,真氣人,當著師父的面呢。」

閻實景望向遠方,「我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師父也認可。」

少女憤懣道:「我就不信他對上咱們師父,俞真意,還有那個丁老魔,也敢說這樣的大話,說得輕巧,出拳而已!」

閻實景握緊拳頭,「今後我不偷懶了,要好好練拳,還要每天求著師父教我更高深的拳法,總有一天,我要那人收回今天所有的話!」

少女眼神熠熠,凝望著這個小師兄的側臉,「你肯定可以的!大師兄都說你的天賦,是我們當中最接近師父的人,如果給你多練拳五年的話,現在你就可以跟鏡心齋樊莞爾、春潮宮簪花郎周仕他們一較高下了。」

屋脊上,種秋陪著陳平安偷偷坐在上邊,種秋也不不知為何,陳平安竟然提議要悄然返回,然後坐在這裡,聽著下邊孩子們的胡說八道。

不過聽到最後,聽到了閻實景兩人那番對話,種秋還是猜不出陳平安的意圖,但是這位國師,有些遺憾和失落,只是對那兩個孩子,還談不上太失望。

陳平安笑著起身,和種秋真正離開此地。

回去路上,跟種秋討教了許多這方天地的武學拳理,陳平安受益匪淺。

兩人在半路分道揚鑣,陳平安挑了一家街邊酒肆,要了一壺酒和兩碟佐酒小菜,酒是酒肆最貴的那種。

老道人憑空出現,就坐在陳平安對面,熱鬧的酒肆無一人察覺到不對勁,老道人身前出現一隻酒碗,酒水自己從酒壺倒入碗中,伸手時,手中就多出一雙筷子,夾了一塊蔥炒雞蛋,吃得津津有味,笑道:「是不是才知道,你以前的那麼多理所當然,總覺得自己是個尋常人,只要別人願意努力,大多數都可以走到你今天這一步?是不是才發現,這很可笑?」

陳平安問道:「老前輩這麼空閑?」

老道人也如陳平安這般答非所問,「那你也太瞧不起教你道理、傳你拳法的人了。你要是一直依循先前的心境走下去,遲早有一天,會成為那人一樣的處境,茫然四顧,孑然一身,到時候還不願意求人,唯恐牽連別人,哈哈,大概一個『死得其所』,還是能夠撈到手的。」

陳平安點頭道:「如果我不夠好,現在就不是坐在這裡,跟老前輩優哉遊哉喝酒了,而是死在這裡,死得不明不白,等到下一輩子,哪怕僥倖開竅,但是等我離開藕花福地,不管外邊變成什麼樣子,我都會恨不得跟老前輩拚命。」

老道人喝著酒,吃著下酒菜,隨口道:「這當然,既然進了藕花福地,你如果本事不濟,死在陸舫或是丁嬰手上,除非是陳清都和老秀才聯手,我才會捏著鼻子放你出手,不然你就乖乖待在這裡轉世吧。所以,你應該敬自己一杯酒,敬自己活了下來。」

在陳平安內心深處,這個老道人,比起那個賣糖葫蘆的漢子,一點都好不到哪裡去。

不是說老道人故意針對他陳平安,事實上陳平安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這個資格,也不是老道人的有些道理不對。

陳平安只是純粹不喜歡那種感覺。

甚至他們都不是山上人看著螻蟻的眼神,更像是一個人在看待自己養的雞崽兒,是養肥了宰掉吃,還是繼續養著,只看他們的心情。

不過也有可能是陳平安站得還不夠高,根本看不見他們眼中的人間風景。

陳平安喝了一碗酒。

且不談江湖好不好,藕花福地的酒水,是真不怎的。

陳平安慢慢喝著酒,竟是完全無視了老道人,很用心想著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從泥瓶巷,一直想到了曹晴朗門外的那條巷子。

原來人世間,每個人腳下都有無數條岔路。

要善待自己。

才能善待人間。

可是這很難啊。

心中不平事,可以酒澆之,可世間那麼多不平事,又當如何?我陳平安以後,拳越來越高,劍越來越快,那麼本事越大,見到了別人的不平事,難道就要事事都去管一管?可要是不管,心裡的坎如何過?不也是一樁不平事嗎?會不會辜負了齊先生,辜負了書上的道理?辜負了自己是李寶瓶小師叔?

但是我也要報仇,要完成與劍靈姐姐的約定,要練拳,成為七境武夫,要練劍,修了長生橋去當大劍仙,要讀書,要做齊先生那樣的人,我還要娶那麼好的姑娘做媳婦……

怎麼辦呢?

萬千道理不去想,醉倒再說!

陳平安撲通一聲,腦袋重重摔在酒桌上。

睡夢中,好像有人問他,見過最大的江河後,覺得如何,陳平安醉醺醺,笑哈哈回答說水那麼大,魚兒一定大,以前小寶瓶總抱怨自己的魚湯太淡,下次一定釣一條大魚兒,加足夠的鹽!

老道人嘴角扯了扯,不再以道法從壺重汲取酒水,而是親手給自己倒了一碗酒,又問道:「那麼多高山,風光如何?」

陳平安一巴掌拍在桌上,依舊醉話連篇,喃喃而語,我不知道啊,不過書上有句話,我見青山多嫵媚……可是我走過很多山路,雨雪天氣難走,太難走了……

老道人放下酒杯,望著對面的陳平安,沒好氣道:「齊靜春怎麼教出這麼個酒鬼?」

本書來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