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王狂妃》第807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
容四夫人不疾不徐笑道:「六弟妹,芊芊不是小孩子了。」

容六夫人不善口舌之爭,所以儘管心下懊惱,卻沒辦法反駁容四夫人。

容四夫人在容大夫人院子裏坐了一會兒,不等容大夫人醒來,就施施然起身道:「我院子裏還有事情,就先告辭了,大嫂這邊,勞煩六弟妹多費些心思了。」

這話說得漂亮,饒是容六夫人對她的行為感到不舒坦,也沒辦法怪罪,隻得綳著臉道:「四嫂客氣。」

容家後院的風波在京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水花,元楚帝駕崩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如此。

皇宮之中,北霄寒處理好元楚帝後事之後,就見沈右相和齊左相兩個人在百官面前上前道:「太子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殿下早日登基。」

沈右相拿出當日元楚帝彌留之際留下的又一道聖旨道:「陛下早知我朝如今外患重重,特殊時期特殊流程,陛下留下旨意命老臣與齊左相扶持殿下早日登基親政,無須等到國喪之後。」

北霄寒抬頭,目光從朝殿一直落到遠方,巍峨的宮門之外,山重水繞,雲闊天明,他冷硬的面容已經帶上帝王所具備的威懾與從容。

「禮不可廢,且太子妃還在邊境守敵,此事容後再議。不過朝事不能荒廢這件事可以提上議程了。」北霄寒想和慕千兮一起舉辦登基大典和封後大殿。

他自然不會將這個想法說出口,以免慕千兮落人口舌,隻道:「傳本宮命令,七日之後恢復早朝。」

烏泱泱的朝殿沒有一個人反對北霄寒的決定,此事就這樣拍板定論。

「六皇弟呢?」北霄寒看了一下眾人,才發現今日北凌齊居然沒有過來給元楚帝守靈,他忍不住挑了挑眉,難不成北凌齊是被元楚帝的決定氣著了?

可是以北凌齊的心性,不至於這麼輸不起,甚至在這麼多人面前不加掩飾吧?

「郡王爺悲傷過度,感染傷寒,暫時不便進宮為陛下守靈。」齊左相上前一步道:「殿下既然暫時不願登基,可朝中事務不能就這樣擱下,不如咱們先商量一下江淮和蕭山的事情。」

這話讓齊左相說出來,別說是沈右相了,就是北霄寒都有些驚訝。

要知道,齊左相一直支持的都是北凌齊,哪怕到了元楚帝病重,齊左相都沒有放棄的意思。

北霄寒看著緘默不言的齊黨,點了點頭道:「國喪一切由王大人和余大人他們安排。右相、左相、齊大人、柳大人、章大人,你們隨本宮來。」

王五越和余隨一個是管理祭祀大禮和外交的典客,一個是觀察天象佔卜吉凶的奉常,北霄寒將國喪交給這兩個人剛剛好。

元楚帝病重之時沉迷於長生之道,大興土木、縱情享樂,生活更是奢靡,與此相對的是,江淮洪災不斷,蕭山久不下雨大旱之兆浮現,可這些事情當齊左相他們稟報給元楚帝的時候,元楚帝將摺子全部留中不發,無心處理。

先前北霄寒和北凌齊兩人插手朝政的時候還好,至少有人在上頭頂著,可是等到元楚帝病情越發嚴重,對皇子更加忌憚,根本不給北霄寒北凌齊兩個人機會……

剩下的朝臣也沒有回府,而是跪在原地為元楚帝守靈,按照祖製,前朝后宮的嬪妃與官員要跪在宮中為元楚帝守靈三天,皇子公主要守靈七天。

眾人跪在地上,不管是否真心,一個個的哭聲斷斷續續從未停過,連帶著整個皇宮的氣氛越發哀傷了。

幾位大人跟著北霄寒一離開,跪在最前面的就是武太尉,武太尉作為武將,在這場皇權更迭裏面極為低調,他看著北霄寒他們的背影,忍不住想: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是為什麼突然想通了?

國喪重大,元楚國沒有遮掩元楚帝駕崩的消息,不出一個月,其餘三國的皇帝都知道了此事。

閔興國作為元楚國的姻親,率先遣人送來閔興帝的慰問以及關於北霄寒何時登基的探尋,此後,復又國也遣人帶來慰問之意。

唯有龜苓國。

四國皆知,龜苓太子西門亮自從紅山郡一戰,至今了無音訊。

龜苓國甚至加大了北融海的攻打力度,只不過寧遠先生也不是好惹的,帶著人依舊鎮守在北融海,不讓龜苓國再進一步。

龜苓國與元楚國,隱隱有決裂之勢。

而此時,紅山郡城。

東河河岸的缺口早就被慕千兮命人堵上,昔日河水漫灌的紅山郡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當時紅山郡大亂的時候,慕千兮派了葉無平專門鎮守西門出口,將從西門奔逃出來的人全部扣押在元楚軍營之中,如今等到河水退去,這群人的用處就顯了出來。

「既然是他們自己的家園,那自然就讓他們用心恢復。」慕千兮坐在營帳主位上,原本淡然冷漠的氣質如今已隱隱轉變成一把鋒銳的利劍,直教人不敢逼視。

幾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下人,營帳裡的人無不對她信服不已。

侯明遠自認自己是做不到走一步看十步的,他忍不住感嘆道:「王妃將軍這主意當真是妙哉!這樣的話,咱們大軍為了養這些百姓供出去的幾百擔糧食,也就不算是浪費了!」

聽到侯明遠的話,夏子健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他算是看明白了,他昔日的上司侯明遠才是個最會拍馬屁的,也不知道「王妃將軍」這樣的稱呼他是怎麼叫出口的。

夏子健這樣想著,也跟著侯明遠道:「侯將軍說得極是,王妃將軍高瞻遠矚,末將佩服。」

其餘將領也爭相誇讚慕千兮,那用詞,一個比一個浮誇,當然,表情還是一個比一個真摯的。

但是就算是慕千兮臉皮厚,聽著他們這般誇獎,也忍不住臉熱,「說正事吧,龜苓國投降的那些將士可處置好了?」

當初紅山郡一戰,西門亮親衛軍九成戰死,饒是如此,細數下來,整個龜苓國投降者也有五萬多人。

這麼多人,想要妥善安置,也需要仔細衡量一番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