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643章 成本控制很重要
數據中心的時間同步非常重要。

比如支付系統,帳戶上有00塊錢,在北方買了點卡類的虛擬產品。如果不能及時同步,就發現南方的帳戶上這00塊錢還沒花掉,就又可以買點卡了。

這年頭,網友們利用技術性漏洞,沒少鑽空子去免費買Q幣。

國內還好。

按照程秉皓的說法,紫微星自己搞的這套同步系統,3個月內保準上線。國家雖然很大,但到底是內陸,光纖都連著呢,技術難度不高。

可Faebk搞得就不一樣了,人家玩的是全球性的同步,這就是世界級難度了。

東半球和西半球,打個電話都有延遲呢,要想讓資料庫及時同步,神知道他們要採用什麼辦法。

然後,唐斌辰又簡單說了一下其他的7個技術項目。

流量控制系統,就是當高峰期時,網站的伺服器和寬頻壓力太大,就會造成數據傳輸擁堵和數據丟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要對一些電腦性能好、帶寬使用量的用戶進行流量控制,把資源分給更多的用戶。

嗯,對朋友網有用。

分散式緩存系統,就是讓系統並行地進行緩存讀取,提高效率,節約頁面響應時間。背後還要根據任務量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緩存形式,以節省空間並進一步提高讀取速度。

這個項目技術難度非常大。

嗯,對朋友網很有用。

容災系統,不管是多好的伺服器,不管是多先進的運轉系統,伺服器故障一定會發生。如果有少量的伺服器無法相應,則有其他的伺服器承擔。當有大量的伺服器無法響應,所有的負荷就要有少量伺服器承擔,這會非常危險,會導致數據的丟失和損壞。所以就要設定一個闋值,當闋值達到時,頁面就不再無法響應,以保證數據中心的穩定。

說起這個,周不器就很熟悉了。

「雙十一」和春運搶購火車票,都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校內網在賣爆款產品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周不器笑道:「這個系統咱們也有,是從網宿那邊模仿來的,兩年前就有了。」

王星道:「不奇怪,Faebk才剛剛開始全球化布局,他們的伺服器運營壓力不大,以前應該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唐斌辰接著說:「調度與監控系統,就是指當伺服器並行的處理一些任務時,不同的伺服器要相互監控。一旦一方發生問題,另一方就要馬上響應,把未完成的任務接過去。」

周不器頭都大了,「並行?分散式演算法?」

「對。」

「Faebk也在搞分散式演算法研究?」

「這是大趨勢啊。」唐斌辰知道周老闆的意思,笑著安撫他,「不過大家做分散式,更多的是數據處理。」

周不器問道:「你知道進程嗎?Faebk在這方面的進展怎樣?」

「分散式演算法嗎?」

「對。」

「正因為這個演算法有進展了,他們才能開展緩存系統和監控系統的研究。」

周不器的臉色就不太好看了,「他們做了多長時間?」

唐斌辰道:「三四個月吧。」

「靠!」

周不器有點崩潰,深深感受到了技術上的差距。

紫微星在做分散式資料庫,首先要做分散式演算法,都做了快一年了,馬上第二波個億的研發經費又要砸進去了。

可離應用還差的遠呢。

再看人家Faebk,做了三四個月,就能把分散式演算法簡單的應用起來了。

重生一回,周不器可以在一些應用層上進行更早的布局,可是技術層面……真是有點乏力,早布局也改變不了技術落後的現實條件。他一個外行,想參與都沒法參與。

慶幸的是國家發展非常快,越來越多的矽谷華人在回國路上,帶回來了先進的思維和科技理念。國內科技的進步速度,要遠遠超過矽谷。

王星見周老闆有些頹唐,就笑著寬慰說:「分散式資料庫是大項目,而分散式緩存系統和調度監控系統都是小項目,不一樣。我們的分散式演算法要精益求精,Faebk只需要簡單的應用就可以。單從分散式演算法來看,等5月份咱們也能上線應用了,功能會更強大,而且穩定。」

周不器眼前一亮,「5月份就能應用了?」

王星道:「對,其實已經做出來了,楊振坤那邊在抓細節……主要是投資太大了,這是研發中心那邊的產品第一次亮相,他想做到萬無一失,時間上難免會耽擱。」

周不器追問:「等咱們的分散式演算法做出來了,也可以做緩存系統和監控系統的研發工作了吧?」

唐斌辰和王星對視了一眼,給出了比較含糊的回答,「差不多吧。」

研發中心那邊到底什麼情況,誰都不清楚。

只知道錢沒少花,啥結果都沒看見。

楊振坤大權獨攬,許亮傑過去考察了兩次,吵了兩架都沒什麼用。周大老闆對楊博士非常信任。

接下來的幾個系統項目,都是改進頁面響應時間的,通過技術手段,讓用戶能夠更快的打開網頁。同時,要降低eb端的PU使用,減少伺服器需求等等。

而這裡面,在資料庫的使用理念中,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分歧。

眾所周知,在信息爆發的年代,傳統的資料庫模式已經跟不上了,必須要加以改進。紫微星選擇了分散式伺服器下的分散式資料庫,Faebk採用的分散式伺服器架構下的多個單行資料庫。

就是要為網站中的信息流、照片、日誌、分享鏈接、轉帖等內容,都分別搞一個資料庫。用多資料庫的形式來應對爆炸性的數據,提高讀取效率。

為了方便周大老闆理解,唐斌辰專門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把資料庫比作一個盆,數據比作豆子,有紅豆、綠豆、黑豆、白豆四種,信息的讀取就是撿豆子。

傳統的單機資料庫模式,是一個人撿豆子,效率很低。

紫微星的模式,就是把所有豆子放在一個盆裡,四個人一起撿豆子,效率提升。

Faebk的模式,是把所有豆子分成四個盆,一個紅豆盆,一個綠豆盆,一個黑豆盆和一個白豆盆。然後四個人分別對應四個盆,效率大幅提升。

周不器眉頭緊鎖,「聽起來,他們的好像更高端?」

唐斌辰笑道:「就是一個類比,咱們是混撿,他們是單撿。混撿安全性更高,死了一個人,剩下三個人不影響,很穩定。他們是單撿,是單機結構的資料庫,所以取紅豆的人只能取紅豆,取綠豆的人只能取綠豆。假如取紅豆的那個人死了,紅豆就取不出來了。」

周不器道:「所以他們的模式穩定性不如咱們?就需要在硬體條件方面有更大的支出?」

唐斌辰道:「對,從效率來看,他們更高。從成本和穩定性來看,是我們的優勢。」

周不器明白過來了。

怪不得矽谷那些巨頭們都不搞分散式資料庫,而是在積極的尋求著對rale、ysql這些傳統伺服器的技術性升級。

人家背靠全球市場,富得流油,不在乎這點小錢。穩定性可以用金錢來彌補,無非是多搞一些伺服器,多搞一些備用資料庫。

讓一個人撿紅豆,人死了,紅豆就取不出來,系統就崩潰了。可搞00個人專門撿紅豆,死了一批,紅豆一樣能取出來。

王星道:「矽谷不搞分散式資料庫,是因為市場格局已經定了,rale這類的資料庫巨頭已經稱霸很多年了。工程師們從讀書時,學習的就是使用rale這類的資料庫,後期讓他們改,也改不動了。只能通過技術手段,研發豆子的分發系統和多種針對不同豆子的存儲系統,來完成對傳統資料庫的使用升級。」

周不器聽懂了他的意思,「所以說咱們要從頭開始培養?給大學拿錢,成立專門的實驗室,開設針對咱們『飛天』資料庫的課程和研究課題?」

王星點了點頭,「很有必要。」

唐斌辰道:「分散式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並行結構相比於單行結構,有巨大的優勢。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只要咱們也搞數據的分發和不同的存儲系統,然後也把豆子分在不同的盆裡,抓取的時候效率不就高了?又有混檢功能,穩定性也強。」

周不器頭都大了。

滿腦子的紅豆。

不過他腦海中還是出現了一個新的看問題角度。

國內的資料庫市場一片空白,未必不是好事。矽谷那邊有巨頭把持,想創新、革新非常困難,有點僵化了。

國內是白紙,恰好能夠潑墨揮毫。

這就像是馬斯克做火箭,跟全世界各國的航天局都擰著來,然後……就通過成本控制,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星鏈計劃要是以傳統的火箭發射模式,那造價海了去了,根本玩不起。馬斯克的火箭卻能回收重複利用,給這個計劃有了可行性的思路。

技術重要,成本控制也很重要!

未來的數據,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背靠著高端昂貴伺服器的傳統單行資料庫肯定不行。

一定要有更廉價的替代品才行。

這就是分散式資料庫的機會。

打發走了唐斌辰和王星,周不器有氣無力的往大班椅上一靠,感覺腦細胞都快消耗光了,讓他一個外行參與這麼複雜的技術討論,真是太難為人了。

還用什麼紅豆、綠豆、白豆的舉例子,亂七八糟!

「雅嫻!」

「來了。」

「你打電話問問楊蜜在哪,我一會兒去她那邊。」

「幹嘛呀?」

「沒啥,就吃吃紅豆,聊聊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