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103章 科學家的薪資
650萬美元的高工資,就能透露出很多信號。

周不器暗自思索。

他對李彥紅是很相信的,這樣打破薪資結構的工資,顯然很不合適。百度的CTO位置都空置兩年了,過去這段時間,經常跟矽谷那邊的科學家傳出緋聞,說是可能會聘用。

可薪資問題是個很大的障礙。

在美國,一個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拿到650萬美元的薪資算是比較正常,就跟國內拿650萬元差不多。

就比如陸器在雅虎,年薪高達1500萬美元!

可是加入紫微星後,他的薪資降低到了120萬美元,以便能滿足紫微星的薪資結構。

當然,這跟雅虎的不求上進也有關係。

當一家公司未來的想象力失去了,未來的發展看不到更廣闊的空間了,通常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一種情況——高管集體高薪。

這是一個正常卻反常識的經濟現象。

那些蒸蒸日上的大公司,高管的薪資往往比較低;經營不太好、進入平庸化的企業,高管普遍工資很高。

背後的原因就是期權。

高管都是最聰明的一批人,在蒸蒸日上的公司裡,他們才不要高薪呢,都是想著拿基礎工資,然後去爭取更多的期權股票。發展緩慢的公司裡,股票看不到增長的空間,唯一的工作動力就是拿高薪了。

雅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市值只有400億美元的雅虎,CEO梅格女士拿著世界上最高的薪資——2.4億美元!

CEO都這麼高的薪水了,其他的高管,工資一樣很高。

雅虎的薪酬委員會之所以會批準這麼誇張地遠超微軟、谷歌的薪資體系,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高薪資是雅虎活下去的唯一可能。

在人才競爭方面,雅虎根本搶不過微軟、谷歌、亞馬遜、甲骨文這些充滿前景的企業,只能是高薪誘惑。

可是,高薪也不是萬能的,雅虎的高管在紛紛離職中。

陸器寧可來紫微星拿120萬美元的工資,也不要雅虎1500萬美元的工資。

百度不是雅虎。

在國內市場,百度還處在朝氣蓬勃的階段,搶人才的能力堪稱一絕。李彥紅怎麼就不合邏輯地給李易男開出了650萬美元的高薪?

周不器旁敲側擊。

好在李易男是個純粹的技術男,對人情往來和勾心鬥角的事似乎一竅不通,三兩句話就露餡了。

的確是「超高薪+超低期權」的模式。

李易男不是互聯網人。

他對互聯網這一套模式不了解,在華為時候,他的年薪是6000萬,比百度還高呢!到手的錢才是真正的錢。

對跨行進入互聯網行業,李易男也不太放心,對「基礎薪資+高期權」的模式心裡打鼓。高期權不是時間到了就能拿到的,是需要看業績表現的。工作達標了,才能把期權拿滿,一旦工作沒做好,期權就沒了。

這風險太大了。

還是老老實實拿工資更穩妥。

周不器不認可他的看法,解釋道:「期權的作用是激勵,只要工作出成績了,拿到了期權。那麼股票在未來的價值,將會幾倍甚至幾十倍於現在拿到的工資。」

李易男的思維模式顯然跟他不同,「萬一沒出成績呢?」

「啊?」

周不器愣了一下,覺得對方不應該問出這麼低級的問題。沒出成績,當然就沒有期權了,總不能公司花錢養閑人吧?

李易男不怎麼會看人臉色,自顧自的道:「我在華為時,經常是幾個月做不成任何成績。可我一樣能拿著最高的工資。就比如去年10月我申請去魔都籌建晶元業務,做了大半年,除了把團隊組建起來了,並沒有拿出什麼亮眼的成績,但工資一分都不能少。」

周不器先是一愣,馬上醒悟。

靠!

果然啊,這才是大神!

「基礎工資+高期權」的模式,的確可以鼓舞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督促他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獲得期權。

這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機制。

可是,誰能確保做研究了,就一定能出結果?

低端的研究可以做到。

國外都出來結果了,相關資料也都公開了,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努力點也就做出來了。

可是,李易男是什麼級別的科學家?

讓他搞低端研究真是太浪費了。

尤其是電信、通訊、晶元等領域,這些領域的高端技術,國外都是有技術封鎖的,國內需要一點點地摸索才行。

經常就是一個高薪科學家團隊,研究了一年半載什麼也沒做出來。

做不出來是正常的,做出來了才不正常。

花了幾個億做研究,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沒撈著……什麼樣的公司有這種魄力搞這種事?

研究一次不行,就研究十次,那就是幾十億砸進去了。

敢在高端科技領域投重金搞研發,除了企業家要有遠超常人的魄力之外,還需要這家企業有著強大的賺錢能力才行。

一年利潤幾個億的小公司,想做都沒法做。

國內現在的論調是中興和華為並駕齊驅,這真是太高看國企了。中興做的也是中低端,敢玩高端的只有華為一家。

從李易男的身上也就看出來了。

一年6000萬的工資。

過去大半年,他幾乎沒拿出什麼像樣的成績出來,可依然可以拿著高薪。

要是互聯網的薪酬模式之下,他連一丁點的期權股票都拿不到,只能領到幾百萬的基礎薪水……這顯然不符合這種級別的人才定位。

高薪模式才有保障啊!

才能夠讓李易男這種天才能夠專註於在高端領域做研究,才能夠讓他不會因為收入方面的不平等而影響了科研工作。

要是採用「基礎薪資+期權股票」的模式,所導致的結果就只有一個,李易男為了自身利益,一定要拿到「成果」才行,就會主動選擇一些中低端的研究,會去排斥幾乎拿不到什麼結果的高端科研。

這樣一來,高端領域的研究就永遠開展不起來了。

可這種模式,很容易鑽空子。

既然高端研究很大可能是出不來成果的,科研人員還能保障性的領著高工資……那為什麼要辛辛苦苦地奮鬥?渾水摸魚不就行了?反正出不出成果都是一樣的。

就像華為的任老總多次痛心疾首的號召,要「推倒研發的金字塔」,顯然也是遇到了這樣的管理困境。

相比之下,還是互聯網模式下的「基礎工資+期權」的模式,更容易管理。

「哎,高端研發果然很難!」

周不器在心中喟然長嘆。

除了要招聘頂級人才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還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才行……要有精神上的刺激和鼓舞!

要讓高端科研的團隊有一種由內而外的拚搏動力,去發自內心地投入到科研之中。

這時候,美國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美國欺負我們,我們要反抗!我們要團結一致,突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

可是,喊愛國口號容易,真正身體力行的人,又能有多少?

英雄每多屠狗輩,當窮得叮噹響的是屠狗輩的時候,愛國情懷能夠振奮人心。可富裕了,有錢了,還是過去的「英雄」嗎?還會有這份情懷嗎?怎麼才能激勵科技人才們在擁有了很多財富之後還能苦哈哈地悶頭做研發?

「哎!好難!」

這一刻,周不器也明悟了不少。

他深切地理解了在硬體領域的技術研究和互聯網領域的技術研究的深切不同,這是各個層面上的不同。

分享是互聯網的基因,很多矽谷的高端技術可以很大程度的分享給全世界,我們可以隨意的學習、借鑒,甚至去免費下載他們的開源代碼,就比如安卓系統。

可是,沒有開源的免費硬體。

哪怕是一顆螺絲釘,都要我們自己研究才行。

困難很大,任務很艱巨。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他理解了李易男索要高薪的原因了,說道:「我就直說了,百度是做互聯網的,跟你的技術方向不吻合。來紫微星電子吧,你當首席技術官,做我們自己的智能手機。」

「Aster手機我也聽說了,不過……」李易男抬頭看了他一眼,「那只是一款組裝機吧?如果僅僅是組裝,我過去的意義不大。」

周不器露出了笑容,「你覺得應該做什麼?」

李易男道:「有價值的事情。」

周不器噎了一下,感覺跟他聊天真挺費勁,也就不繞彎子了,「對了,你在華為做晶元,是什麼方向?」

李易男看他一眼,沉默不語。

周不器笑著說:「我不是要打聽什麼商業機密,前幾天我還去華為考察,跟任老總請教了挺多問題呢。我是說……嗯,華為的晶元專註的是3g領域吧?」

李易男繼續沉默。

他自己的事好說,什麼都可以坦白,可是公司的事就難說了。尤其此前有過港灣事件,他就更敏感了。

周不器道:「國外的3g都做了十年了,現在進場已經晚了,不可能跟隨上德儀、聯發科、摩托羅拉、英飛凌這些外國公司的步伐。」

「嗯。」

李易男點了點頭,終於有了回應。

周不器道:「做科技研發的風險很大,研發不出結果還只是小風險,頂多幾十億的研發經費打水漂。更大的風險是戰略風險,一旦決策者戰略出錯,可以會有滅頂之災。」

這話不是無的放矢。

做研發的風險太大了,3g時代風靡全世界的晶元巨頭們,在進入了4g時代後,很多巨頭就轟然倒塌了,他們沒想到4g來的會這麼快,一下就脫節了。放眼全球,4g晶元也就剩下了高通和三星有戰鬥力。

李易男果然是內行,一點就透,「沒錯,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是大趨勢,未來一定是高端晶元的天下。過去是功能機,手機的功能不多,晶元的處理能力差一點也沒關係,所以可以允許幾十家手機晶元廠存在。可一旦到了智能機,對晶元處理能力的要求就會大幅度地提升,只有真正的擁有高端硬核科技的公司能夠大放異彩。」

周不器眼睛一亮,自己的先知先覺跟對方的專業知識遙相呼應了,覺得很痛快,「沒錯,從大哥大到功能機,手機的形狀縮小了很多,就要求內置的晶元必須小巧。越小越好。未來的趨勢也是如此,你看iPhone的設計,就是輕薄小巧,對晶元的要求非常高。」

李易男聽出他的意思了,有些驚訝,「周總,你要做晶元?」

周不器道:「做4g晶元,去賭下一代!」

李易男深深地看他一眼,「周總,就算只是晶元設計,這也是一項世界級的大工程。」

周不器道:「我知道,所以來找你。」

李易男搖搖頭,「做不到。」

周不器道:「爭取用五六年的時間,把自家的4g晶元架構設計出來。可以去國外建立研究中心。具體的技術我也不懂,可我看很多智能機都採用高通的S晶元,iPhone用的是三星的晶元。」

李易男沉默不語。

周不器很果斷,伸出了一根手指,「1億!」

「啊?什麼?」

李易男微微一愣。

周不器道:「我知道這件事很不容易,很有可能白白浪費幾年時間落個一事無成的下場。公司這邊不會吝嗇,會給予你最大的支持。你在華為6000萬的年薪,沒關係,來紫微星電子,給你1億年薪!」

李易男心頭猛地顫動起來。

在華為,技術人才的工資是最高的,而他是華為的首席科學家,他是最高的工資。放眼全國也是最高薪了。

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周總,似乎更有魄力?

周不器淡淡的道:「紫微星的名聲你肯定聽說過,我對技術的追求跟你一樣。這就是我的態度,相信你能體會。」

李易男深吸了一口氣,「我考慮考慮。」

周不器已經起身要離開了,不容置疑地說:「事不宜遲,越早越好。4g時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一定要抓緊時間。我已經讓人事部的人過來了,明天上午就會到。給你一晚上的考慮時間。1億年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