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241章 互聯網+電影
「互聯網+電影」在國內算是比較新鮮的概念,主要是國內現在的電影市場太弱了,跨行業對影視產業進行整合屬於費力不討好。

不過在美國,已經興起了這股潮流。

比如亞馬遜旗下的d,比如谷歌的youue,包括雅虎的ove頻道、老牌網站美國在線、yspce等等,都有這樣的布局,新興的也有奈飛和u。

也包括康卡斯特。

冥王星資本募資的時候,周不器去了一趟賓夕法尼亞的費城,跟康卡斯特的幾個高管一起看了費城76人的比賽。

嗯,費城76人是康卡斯特旗下的球隊。

然後,雙方展開過對康卡斯特併購c環球這個大案子的討論,溝通了2個多小時,對方還邀請周不器加入他們的兼並顧問團。

康卡斯特併購c環球集團,背後就有「互聯網+電影」的邏輯在內。

在新聞集團和c環球合作、又聯合了多家好萊塢影業公司一起推出線上影視平台u的同時,康卡斯特也上線了自家的視頻網站fcs。

u的背景很強,既有好萊塢的鼎力支持,又從亞馬遜把貝佐斯的得力助手給挖過來了當ceo,氣勢洶洶。

很快,u就跟雅虎、s、yspce等網站達成了分銷協議。其實就是從這些網站花錢買流量。

流量有了,點擊率就有了。

u每月的視頻播放量很快就穩穩過億,可同期的fcs每月視頻的播放量才200萬。

這顯然無法滿足康卡斯特的野心。

這可是未來唯一能夠跟迪士尼相提並論的出身於傳統行業的傳媒巨頭,都是2000億美元的市值。眼下的康卡斯特市值才400多億美元,可從其戰略規劃中就能看出來這家公司的發展潛力。

好萊塢做視頻網站,隻做了一個u。

互聯網思維是什麼?

是交叉互補,打造生態體系!

就比如亞馬遜,旗下的d會員服務,有著一系列與電影相關的網站,甚至還可以跟亞馬遜電商服務相掛鉤。

其實就是通過電影來為亞馬遜的電商服務引流。

好萊塢沒這個思維,可是康卡斯特有。

去年,康卡斯特就把在線票務網站fdgo和給收購了,短短一年時間,就已經在互聯網領域投資超過6億美元了。

顯然也是有著打造「互聯網+電影」生態系統的志向。

眼下的問題,是康卡斯特旗下的核心網站fcs做得太差了,遠遠比不過u。核心網站做不起來,配套設施再多都沒用。

這也是康卡斯特要對c環球下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不僅是康卡斯特看上了c電視網和環球影業的影視內容,把對方的內容跟自家的渠道相結合,也是因為c環球集團是u的主要創始人,持有u超過35的股權。

拿下了c環球,康卡斯特就相當於間接掌控了u,就可以跟自家的電影互聯網生態相結合了。

當初在費城時,康卡斯特的高管沒有明說,有些含糊其辭。

這樣的戰略設計不便向外人多透露。

可周不器就是內行人,隨便說幾句他就能猜到對方的志向了。對方不願意多說,他反而很高興。

真要是讓他出謀劃策,以後做失敗了,他還要承擔一部分的責任。

u的基因就決定了康卡斯特的這個戰略設計不可能實現。

周不器現在已經站在全世界互聯網行業的金字塔尖了,甚至對好萊塢都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很多時候即便他前世不知道,沒有先知先覺的效果,可根據這輩子的閱歷、眼界來分析,也足以對未來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事實也的確如此。

前世的康卡斯特,經過一番操作,大胃口地吃下了c環球,然後又從小股東手裡接盤了一部分u的股權,一躍成為u第一大股東。

後來,又收購了最大的電影社交網站fler,又收購了爛番茄。至此,康卡斯特圍繞著「互聯網+電影」的生態體系打造成功了,有視頻網站u和fcs,有線上購票網站fdgo,有電影社交網站fler,有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

看起來很猛,很快就一敗塗地了。

核心網站u出了大問題。

生態系統運轉不良。

後來沒辦法,只能把u出售給了迪士尼。「互聯網+電影」的格局裡,就變成了蘋果、亞馬遜、迪士尼和奈飛的四強爭霸,康卡斯特慘遭出局。

蘋果玩的是產品生態,亞馬遜玩的是流量入口,奈飛玩的是獨家自製影視劇,迪士尼依靠的是強大的漫威和迪士尼動畫。

這四個方面,其實就是過去幾個月周不器對「互聯網+電影」模式所作出的四大布局。

第一,產品生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