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487章 寧雅嫻講故事第三彈
寧雅嫻繼續講故事。

說是來到部門Y後,就立刻脫穎而出。因為只有她的英語是最好的。可即便這樣,天天的例會上,她也痛苦不堪。

她英語很好不假,可那些個印度人和西班牙人在說什麼,她也是聽不太懂。

稀裡糊塗過了一個月,她終於開竅了。

漸漸的熟悉了項目細節,開始跟組員們討論技術問題,最最重要的是,她終於可以流暢的跟兩個海外研發團隊交流了。

別人聽她都沒障礙,主要是她得聽懂別人。

可項目裡有一個不靠譜的人,是跟她一切外調來負責這個項目的老頭,禿頂、頹廢、懶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

每天早晨,頹廢老頭去公司後,第一句話就問她:「今天我有什麼任務嗎?」寧雅嫻就回拿到當天的上級指派,總結一下,偶爾安排些任務給他。

頹廢老頭完全不懂英語,連資料都看不懂,經常就是抽煙喝茶,到處閑逛。每到下班點了,就來找她,「我還有任務嗎?」寧雅嫻沒空搭理他,就會說:「你沒事兒了,可以回去了。」然後,頹廢老頭就鞠個躬,拎包離開。

後來,別的同事就實在忍不住了,過來問她:「老頭不是你上司嗎?怎麼搞的跟你下屬一樣?」

寧雅嫻這才心裡咯噔一下,反應過來。

是哦!

他是上司!

是領導安排過來,主管這個項目的課長!

以前的倆領導因為辦事不利,都被挪到其他崗位去了。

周不器聽後,哈哈大笑。

覺得寧雅嫻還真有趣,一個故事講的跟爽文似的。

「你這也太假了吧?領導聽下屬的安排?」

「在日企裡,這太正常了。」

寧雅嫻瞥他一眼,表情平靜。

周不器很奇怪,「是嗎?為什麼?」

寧雅嫻道:「日企裡論資排輩的很強,絕大部分的領導,都是熬年頭上去的,都是老傢夥。這些人在公司裡都經營著一張複雜的人脈網,這個部門乾不好了,就托關係調到另一個部門。真正有工作能力的都是年輕人,卻年輕缺乏資歷,怎麼都升不上去。」

周不器想明白了什麼,深以為然道:「所以啊,終身雇傭製是不可取的,一定得是末位淘汰。」

寧雅嫻輕聲道:「對,這個部門所謂的國際項目,其實工作內容很單調。就是開例會,把印度和西班牙兩個研發組的關係協調好,根據各自團隊的不同情況,把研發任務分派下去。從頭到尾都是我負責的。可我太年輕,也沒資歷,就得派一個德高望重的老頭過來壓陣。就是個吉祥物,一點用處沒有。」

「老成持重嘛,國內的官場也喜歡這麼搞。」

「不一樣,那老頭對我很尊重,都聽我的。這項目做了一年,結束時,他給了我一個最高評價,然後我就晉陞了。」

「什麼級別?」

「嗯……相當於幹事,比普通員工高一點,比組長低一點。」

「這麼低?」

周不器皺皺眉。

寧雅嫻此前跟他說過,日企裡的職稱,從下往上是組長、系長、課長、部門長,再往上就是集團副總裁了。

「才入職兩年就晉陞,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我那波人裡,我是最快的。」

「後來呢?」

「這個項目做的很成功,我算是小有名氣了,就安排我去新加坡,參與項目M。他們都不懂英語,當然只能我去。」

周不器有些驚訝。

沒想到她的經歷這麼豐富。

寧雅嫻笑著說:「當時部門的經費有限,所以只能安排一個人去,就是我了。頹廢老頭就特別緊張,一百個不放心。臨走那天,親自把地圖、行程單、酒店飛機訂單、同事們的聯繫方式什麼都給我列印出來了。還怕我弄丟,專門列印了三份,放在不同的包裡。還怕我東西帶不全,列了個表格跟我一一對照。甚至還問我防曬霜、驅蚊水之類的,當時我都有點崩潰了。」

「也是關心你。」

「嗯,他說他女兒跟我一般大,一個人出國很不放心。然後我就告訴他,我現在就是一個人在國外。」

「哈哈。」

「後來去了新加坡,覺得挺親近的。一個小縣城,面積不大,到處都是華裔,感覺比在日本呆著自在。可進了項目裡,就崩潰了。」

「怎麼了?」

寧雅嫻苦澀的說:「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多元化國家,日本人、新加坡人、馬來人、美國人、印度人、歐洲人、華人,還有中東那邊的人,大熱天40多度還頂個帽子。參與前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就覺得印度人和西班牙人的英文已經夠難受了,結果去了那以後,才知道小巫見大巫。各種口音不說,還帶著各自母語的語法和感嘆詞,開會的時候,簡直跟群魔亂舞差不多。」

周不器卻沒心笑話了,感嘆了一聲:「這才是國際化的大公司啊!」

寧雅嫻點了點頭,「這個項目做了半年,特別忙。直到項目結束時,我才有時間把縣裡都轉了一遍,感覺對新加坡還是充滿了迷茫。那天回東京,我行車對出租司機說,『去國際機場。』那司機就很嫌棄的看了我好一會兒,說『本來就沒有國內線。』我才有點恍惚,恍如隔世。」

周不器笑道:「你講故事的水平可真高。」

「回到東京,頹廢老頭對我很歡迎。結果一下就清凈了,一個多月時間什麼事也沒有。跟他說,他告訴我這家公司是個蠢蛋,得耐心等機會。」

「蠢蛋?」

「嗯,他告訴我,絕大部分的日企,其實都很蠢。認真幹活的人得不到重視,那些什麼也不會,虛偽浮誇的人卻能步步高升。我當時還挺驚訝,以為他是在反省自己呢。」

周不器好笑道:「好好講故事,我不是小孩子,不用帶這麼多幽默句式。」

寧雅嫻抿抿嘴,也說的很開心,翹著嘴角,笑盈盈的說:「他跟我說,他年輕那會,也曾獨挑大樑,一個人帶著幾十人的團隊,加班加點的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就在他以為自己會成為部門長時,晉陞的那個卻是走關係、玩人脈,玩職場政治的傢夥。」

「所以他就頹廢了?」

「對。」

「血淋淋的教訓啊。」周不器多有點感慨,「有功不賞,的確會很打擊士氣。」

寧雅嫻道:「不過他說我年輕,不應該學這些。後來還幫我走了關係,把我調去了國際部。這才是真正的有主核心業務的骨幹部門。去了國際部,我才是真正對這家公司有了清楚的認知,工作能力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國際部?就你上次說的那個,部門長是個女人?」

「對。」

「她不是不喜歡女員工,怎麼又招了?」

「國際部太複雜了,正在改組,這才得到的機會……」

這時,賀陽來到了辦公室。

故事就講不下去了。

說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新的首席財務官的目標。

有兩個,一個是普華永道華夏分公司的副總蔡衛,一個是畢馬威燕京分公司的首席審計合夥人丁靜怡。

前者是男性,後者是女性,都是40歲出頭。

選財務官和選別的高管不一樣,年齡可以大一些,才能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決策也足夠穩重。

他們的工作都很穩定,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推進了數家國內公司的海外上市首發工作,並主導參與首次公開發售審計及年度審計。除此之外,他們也向跨國企業提供審計、會計及諮詢服務。

從履歷方面來看,都差不多。

不過,挖人的難度很大。

做金融專業的,當然是在會計事務所、證券公司這類的金融公司工作更順手。就跟律師一樣,最優秀的律師一定不是在大公司裡,而是在獨立的律師事務所裡。

「你見過了嗎?」

「還沒有。」

「先探探底,派王海洋去。時間還有,明年年初能上任就可以,先考察著。」

明年就是2007年了。

是謝幕前最後的輝煌。

所以,紫微星的融資,一定要在明年完成。等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一爆發,全球貨幣緊縮,再想融到高估值就不太容易了。

明年,會是泡沫最大的時候。

大到什麼程度?阿裡的B2B業務赴港上市,覆蓋面積只在江浙一帶,不包括淘寶……市值都達到了300億美元。

周不器又道:「明年年初,換個更厲害的CFO,推動紫微星的A輪融資。對了,你覺得咱們公司目前的估值多少?」

「一天一個價,不好說。」

「你覺得呢?」

「20億美元總能有吧?」

「咳咳……」

周不器有點虛。

此前跟柳晴溝通,她還說高盛給紫微星的內部股價是10億美元呢。

賀陽道:「現在全球的互聯網形勢都好,熱錢都往這邊湧,20億美元的估值不算高。」

周不器點點頭,「那行,有目標就行動吧。悄悄進行,別讓老王那邊知道,這事……反正你得處理好了。」

「沒問題。」

「明天徐亮傑就回國了,咱們一起去機場接一下?」

「有必要嗎?」

「把姿態做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