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852章 我來當董事長
周不器道:「手機的算力肯定不夠,一定要解決算力上的問題,最好是跟超級計算機來合作,來推動一款能夠引起世界轟動的人工智能產品!」

「是什麼?」

沈向陽目光灼灼,心中一片火熱。

他深知這次是自己的團隊出現了一些失誤,所以接下來不管要開發什麼樣的AI產品,他都要全力以赴地彌補這次的過失。

周不器笑著說:「學習IBM啊?」

「嗯?問答節目?」沈向陽眉梢一挑,放下了手裏的咖啡,略帶些困惑地說:「下棋嗎?國際象棋?」

周不器道:「是學習不是複製,IBM在90年代就通過人工智能把國際象棋搞定了,咱們再去跟進,又有什麼意義?現在國際象棋的AI軟件那麼多,都比當年的『深藍』強。可是真正給世界留下遺產能夠產生長期效應的還是『深藍』。」

沈向陽也知道國際象棋的想法不可靠,「國際象棋不行,那象棋嗎?這恐怕更不行了,象棋還沒有國際象棋複雜,至於其他棋類……」

周不器打斷了他,「圍棋!」

「圍棋?」

沈向陽微微一怔。

周不器笑著看他,「你會下圍棋不?」

沈向陽搖搖頭,「不會,就是略懂一些規則。」

周不器道:「我也不會下圍棋,但我昨晚稍微了解了一下圍棋的一些演演算法規律,這可比國際象棋、象棋什麼的難多了。」

沈向陽點了點頭,這他倒是知道,「嗯,自從『深藍』打敗了人類棋手之後,人工智能在許多領域都顯現出來了很強大的計算能力。可是在圍棋領域,遲遲沒有攻克,圍棋需要的算力太大了,演演算法也太複雜了。」

周不器道:「對,圍棋對深度學習的能力要求很高,圍棋的可能性太多了,好像是……也不知道真假,我看文章,說是一局150回合的圍棋可能出現的變化數量,要比全宇宙的原子總數還多。以至於下圍棋,落子選擇上要依靠著經驗積累而形成的直覺,這就讓圍棋領域出現了很多哲學性的思考,通過不同的理念探索去理解圍棋,圍棋業內人士甚至把棋盤比作了整個宇宙。」

沈向陽道:「象棋……包括國際象棋,都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各個棋子之間都可以進行價值計算。可是圍棋的下法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棋形的感性判斷。」

「什麼感性判斷?」周不器不以為然地笑了笑,「現在的圍棋人,就是把圍棋捧得太高了,無非就是圍棋太複雜,靠著理性的計算根本算不出來,就只能靠著感性上的認識去理解,做一些模稜兩可的下法選擇。在AI沒攻克國際象棋之前,也沒人相信純粹的計算機算力能夠超越人類對更高層次感性思維的判斷。」

IBM的「深藍」當年戰勝國際象棋的大師卡斯帕羅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開始,這款產品叫「深思」,試了幾次,都下不過。

後來產品升級,有了演演算法上的疊代,改名為「深藍」,終於可以打平了。後來直到1997年的大決戰,「深藍」終於一舉戰勝了卡斯帕羅夫,轟動世界。

這一場事件營銷,為IBM獲得了無數的讚譽和期待,讓IBM從硬件到軟件的戰略調整、產業轉型得以順利完成。

沈向陽沉聲道:「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開發出一款圍棋類的AI產品,然後代表人工智能,向全世界最頂尖的圍棋棋手發起挑戰!」

周不器笑著說:「對,圍棋算是這個領域裏最難攻克的難點了,除了AI的技術之外,還需要背靠著超級強大的算力支持才行。恰好,紫微雲平台可以提供這種超級算力。只要我們的AI產品開發出來了,並且順利的戰勝了圍棋頂尖高手,那麼這個事件就足以上升到歷史層面的革命性的高度。」

「啊?」

沈向陽有些驚訝,覺得大老闆這番話有些過頭了。

「你不信?」周不器瞥他一眼,「歷史上,人類的自尊心曾三次受到嚴峻挑戰和打擊。」

「是麽?」

沈向陽差點笑出來,這個周大老闆,可真是個歷史愛好者啊,在企業的管理中,動不動就擺出了一副歷史老師的面孔,開始拿著歷史故事當教材。

周不器一點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第一,就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地球中心論』的觀點,人類首次無奈地承認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

沈向陽馬上就跟上了,這都是常識性的知識,笑著說:「還有就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人類發現自己竟然是從猿猴進化而來,喪失了上帝造人的神聖性和高貴性。」

「對。」周不器點了點頭,「第三,就是弗洛伊德了,他提出的『人性本能』的心理學理論,指出了人類行為本身不具有絕對的高尚和特殊意義,許多行為本身的追求和動物並無差異。其實我最贊同的就是這個觀點。我們的傳統文化,要麼是『人性本善』,要麼是『人性本惡』,都過於感性化了,其實應該是『基於動物性的人性本能』,『人性本動物』。後天的教育和成長,就是動物性朝著人性的轉變。」

沈向陽自動忽略了他最後夾帶的私貨,沉吟著說:「的確,這三次重大打擊,讓人類有了更殘酷的自我認識。」

周不器道:「現在,人類只剩下了尊嚴和信心的最後一道防線,那就是智力。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類力不如牛、走不如馬,卻能在整個自然界穩固自己的地位,靠的就是合作基礎上的集體智慧,這種智慧體現在學習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多個方面。這也是智人能夠滅絕其他種群的人類活下來成為地球主人的原因。在智力方面,目前已知的自然界的任何生物,幾乎在任何一個方面都無法與人類相提並論。」

沈向陽心頭如線頭糾結在了一起,「所以你想摧毀人類僅剩下的最後一道防線,智力防線。」

周不器道:「這麼說有點大,但至少人類在圍棋的計算和認知方面,要比人工智能更強。這就像是一塊遮羞布。如果紫微星能把這塊遮羞布掀開,不僅會讓整個圍棋界信仰崩塌,更會引起全球性的情緒震撼。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力,就不會比當年IBM的深藍差多少!」

沈向陽咳了咳嗓子,鄭重其事地說:「跟『深藍』比一比,這是可行的。可是要跟人類歷史上的三大認知挑戰相比,可能還是要差一些。」

周不器就很無語。

覺得跟這種科學家溝通,還真是不能太打馬虎眼,得一板一眼地把話說清楚。

「老沈,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啊?」

沈向陽微微一怔。

周不器道:「很多時候,宣傳就是要蹭熱度、博眼球。尤其對團隊建設來說,畫大餅要比眼前的實惠更重要。望梅止渴可以激發軍隊的戰鬥力,一路猛衝;發梅止渴,將士就會忙著吃梅子反而喪失了即戰力。」

沈向陽沉默。

的確,管理上是需要技巧的。

尤其是科研團隊的管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越是科學家越是技術大牛,脾氣就越是古怪孤僻,就越是難以溝通。

想管理好一隻專註於前沿領域的科研團隊,就一定要採用必要的管理套路才行,來把所有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放在前幾年,周不器並沒有太多的底氣在這樣一位世界級的科學家面前傳授自己這點微薄的經驗,畢竟他太年輕了。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可現在不一樣了。

連谷歌的CEO拉裡·佩奇都成了他的小迷弟,他的氣勢就可以更足了。

周不器道:「回頭跟陸器商量,給你的團隊配一個市場營銷領域的副總裁,來輔助你的工作。你可別把這當成商業氣息太濃而拖累了科研,恰恰相反,這是在幫助科研。你說做科研,最重要的什麼?」

沈向陽回答,「人才。」

周不器道:「對,就是人才。可是,紫微星在矽谷的招聘市場裡,競爭力還真是比不過谷歌、Facebook、微軟、亞馬遜這些頭部的科技巨頭。想要吸引最好的人才,就一定要畫出最漂亮的大餅!」

沈向陽陷入了回憶,記得以前在國內工作,周大老闆帶領紫微星在國內異軍突起,去跟百度、阿裡、企鵝、網易等巨頭搶人的時候,也是在玩類似的套路。

一定要畫大餅。

畫出一張跟別人家完全不同的大餅!

當時,紫微星接連給市場裡畫出了五六張大餅:跨國公司,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理念,雲計算,人工智能,晶片設計,未上市的期權包等等。

這個策略很成功。

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紫微星的號召力就超過百度,成為國內最具有人才競爭力的公司了。

有著國際化野心的人被「跨國公司」吸引,正義感強的人被「公平公正的理念」吸引,想賺大錢的人被「未上市的期權包」吸引,有著更高科技追求的人被「人工智能」、「晶片設計」、「雲計算」等前沿的硬核科技命題所吸引。

現在,類似的套路要在海外市場執行起來了。

不過這裏有難點。

紫微星在國內畫出來的這幾塊漂亮的大餅,矽谷的這些科技巨頭也都有著類似的理念,甚至做的比紫微星還好。

沒有創新的獨到之處,紫微星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只有畫出比別人家的公司更好的大餅,紫微星才能有著更強的人才吸引力。

現在機會來了。

周不器慢條斯理地說:「最頂尖的技術人才,不會只為了工資而工作,他們會被類似Rokid-go這種有望改變世界的項目吸引。」

「還真是。」

沈向陽對此很有發言權。

矽谷的科研實驗室有太多了,人才在擇業的時候,為什麼選你而不選我?選我而不選他?很多的時候,是被科研的項目所吸引。

NASA的工資那麼低,可是科研的項目太迷人了,讓人甘願為之不斷地免費加班、廢寢忘食地長期奮鬥,就是因為NASA在探索宇宙的奧秘,這太讓人心潮澎湃了。

除了NASA之外,谷歌對人才的競爭力是全球第一,也是因為谷歌有著太多的神奇的具有挑戰性的可能改變世界的科研命題。

周不器道:「只有加入到最困難和最有挑戰性的項目中,才能磨鍊人的能力,才能體現出人才的價值,才能培養出真正的頂尖人才。吸引人才,一定免不了情懷與夢想。說白了,就是畫出一個吸引人的大餅。」

沈向陽這下理解了周大老闆的意思,「這個下圍棋的AI項目,想要真正地跟『日心說』、『進化論』、『性本能』三大理論在同一片天空下爭輝,這實在不太現實。但是,這不妨礙紫微星給科技人才們提供一個美好的想像空間,讓他們的科研成果可以跟哥白尼、達爾文、弗洛伊德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相提並論。」

能不能做到,不一定。

十有八九做不到。

但是沒關係。

要營銷起來,要宣傳出去,要在市場中炒作。要讓全世界都知道紫微星的AI團隊在做一件即將改變世界的大事。

是不是事實,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認知。

去給外界提供一個這樣的思考基點。

這樣一來,紫微星的品牌溢價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不僅可以享有在人工智能領域至高無上的業內地位,還可以在人才的招聘上擁有更大的選擇權。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數據大爆炸。

雲計算平台上的海量數據要處理,靠著人工來處理,這是不可能的,一定需要人工智能來代為處理。

也就是說,誰家的AI技術水平強,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誰家的雲計算平台的技術水平更高!

這就間接地為紫微雲的市場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品牌有了,人才有了,市場也有了。

一舉三得!

前世,這樣的機會被谷歌抓住了,靠著阿爾法狗的轟動性,一舉奠定下了谷歌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連帶著谷歌雲也強勢崛起。

其實這就是在模仿IBM的「深藍」、「Watson」的路線。區別就是谷歌的技術水平更強,推出來的AI產品更強大,所產生的市場效果就會更加地明顯。

現在,周不器撞破了IBM的這個藉著人工智能向雲計算轉型的「小伎倆」,豈能還會給IBM機會?別說IBM了,連谷歌的機會也沒了!

這麼重要的一件在人工智能領域劃時代的大事件,還有由紫微星來操勞吧,就不勞煩拉裡·佩奇這個好朋友了。

他如果有時間有精力,還是把谷歌+和推特兩款社交產品做好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