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491章 爆米花
周不器是紫微星環球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既然親自下場了,他就要把這件事情做好,這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化的工程。

可不是利用先知先覺投拍幾部票房大賣的電影,然後賺得盆滿缽滿就行。

那就太荷裡活了。

要做偉大的事,首先得有偉大的定位。

偉大的公司裡都會有一個靈魂支柱、信仰支柱,這跟資本無關,代表了某一種高高在上的略顯盲目的崇拜。

比如喬布斯之於蘋果,蓋茨之於微軟,周不器之於紫微星。

通常來講,一般都是公司的創始人。

可紫微星環球不同。

這不是一家真實意義的創業公司,這是資本運作下一路買買買的產物,是把若乾家公司以資本的方式強行合併。

這種帶有濃厚的資本性質的公司,內部文化怎麼會有凝聚力?怎麼會有更高的追求和理念?

就想著賺錢去了!

賺錢是對,周不器也想賺錢。

可賺錢的前提,是得有一支有凝聚力有戰鬥力,能夠上令下行、政令無阻,執行力很強大的團隊!

一門心思想著賺錢,卻沒有團隊文化和企業價值,缺少一個靈魂人物的帶領,也許能賺點小錢,卻不可能賺大錢。

紫微星環球的靈魂人物是誰?

周不器就當仁不讓了。

可他現在還不夠。

他甚至不能輕易地去動環球影業的管理層,以免引起動蕩。

說白了,就是他的威望沒建立起來,大家尊重的是他的權力,而不是他的能力。

他只是一個玩弄資本,收購了一批公司整合起來的資本家,卻不是紫微星環球內部受到每一個人發自內心尊重並堅信不疑的企業家。

這件事非常重要。

荷裡活的傳統勢力對流媒體很警惕,如果周不器在自身權威不足的情況下就貿然推出紫微星環球自家的流媒體平台,就容易人心盡失。

就算很多人會服從他,也不夠真誠。

就跟軍隊一樣,如果士兵對長官的軍令持有懷疑、困惑、焦躁,甚至是內心不滿的態度,即便他們服從軍令上了戰場,也不會有戰鬥力。

所以,周不器一定要做成一些事,獲得整個體系的信任,讓紫微星環球的高管們能夠像紫微星的高管們那樣信仰一般地充滿信心,不管決策多難多曲折,都會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一個很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自身對互聯網的理解,來幫助解決當下因為科技行業的興起對荷裡活的巨大衝擊!

從鮑勃·弗裡德曼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周大老闆的一些前沿性的思維,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理念上的震動。

做出來一個《暮光之城》,這還不夠啊!

這只是偶然事件。

荷裡活是個工業化的流水線。

得有一套標準化的製片理念,才能夠幫助紫微星環球製作、發掘出更多的《暮光之城》類似的系列電影。

周不器早就準備好了,沖著前面的秘書喊道:「莞莞,我的材料呢?幫我拿過來!」

孫莞然那邊正在看劇呢,一路小跑,扔下了一份材料,也就是幾頁A4紙,然後就跑掉了。隻這一幕,就讓經驗豐富的弗裡德曼先生髮現了端倪!

這個小秘書,肯定跟周老闆有染!

否則不敢怎麼隨便!

周不器不以為然,專註於大事,「這是過去十年北美票房的排行榜,很有參考價值。十年前,票房第二名是《靈異第六感》,一部驚悚片;還有《冒牌老爸》《落跑新娘》這樣的小成本喜劇電影榜上有名。再看去年,形勢已經完全改變了,《蝙蝠俠2》《鋼鐵俠1》《奪寶奇兵4》……」

鮑勃·弗裡德曼道:「對,改編電影、續集電影已經成為主流。這是互聯網評分網站導致的,慣性作用可以擊穿評分網站。」

「不僅如此。」

「嗯?」

「去年票房前十的電影,都是大製作,都是有著大場面的特效電影!科技在改變荷裡活,這是另一個趨勢!」

周不器拿出了一張紙推了過去。

上面是過去幾年米高梅製作的電影,有劇情片、喜劇片、恐怖片、懸疑片……就是缺少特效片。甚至連大製作《007》,也是寫實類的動作片,不像《碟中諜》和《諜影重重》那樣堆砌了許多震撼的特效鏡頭去捕獲影迷的眼球。

《暮光之城》的投資雖然很低,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講吸血鬼愛情故事的低特效電影。

鮑勃·弗裡德曼深吸了一口氣,「對,科技!」

周不器道:「過去,人們如果想在家看電影,只能是買影碟,買影碟機,然後連上電視機。對很多獨居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這麼多的設備,去電影院看電影是最省錢最簡單的方式,所以劇情片、恐怖片等諸多題材可以百花齊放。可現在不同了,他們辦公、學慣用的電腦就可以代替影碟機和電視機的功能。」

「是啊,方便多了。」

「這還是傳統的租買影碟的方式,視頻網站越來越多,流媒體已經出現了。未來甚至連影碟這個步驟都省了,直接上網就可以看電影了。」

「流媒體?」

鮑勃·弗裡德曼的眼神有幾分試探。

周不器沒理會這一茬,淡淡地道:「觀影方式的便捷性,讓電影院不再是看電影的必然選擇。除非電影院能夠帶來跟在電腦前看電影完全不同體驗!特效電影就滿足了這個要求,《蝙蝠俠:黑暗騎士》掀起的巨幕電影潮流,更是把這種效果推向了極致。」

「沒錯。」

「我還敢肯定,今年卡梅隆的《阿凡達》上映後,將會掀起一波新的3D電影的潮流。」

作為一個傳統的荷裡活人,鮑勃·弗裡德曼就很感慨,嘆了口氣,「是啊,科技改變了電影行業。劇情片、恐怖片、愛情片、喜劇片這些傳統題材,已經逐漸失去了去電影院觀影的必要性。不可替代的視聽感受,才是未來票房的大殺器。」

周不器道:「還有一點,現在是大娛樂時代。過去,人們的娛樂方式很有限,電影院是合家歡、約會、團建的絕佳場所。現在不一樣了,有太多的娛樂項目可以代替電影聚會。這就導致普通的電影很難再吸引觀眾進場買票了,一定得是爆炸性的影片才行。尤其在互聯網的信息高密集度的時代,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年輕人的注意力很難再長時間地集中,碎片化會挑戰系統化。」

鮑勃·弗裡德曼道:「實際上,是手機出現後,這種現象就很明顯了。過去,一些劇情複雜、有深度有思考性、篇幅很長的劇情片,只要質量好,依舊可以大賣。可是手機分散了太多的注意力。很多劇情複雜的電影,一旦注意力分散,就會出現巨大的觀影障礙。沒錯,就像你說的。在注意力分散化的時代裡,電影院已經不再適合過於深度、篇幅過長的影片放映了。在家裏電腦前觀看,有事就暫停。注意力集中了再繼續播放。電影院裏卻沒有這樣的間歇期。」

很顯然,他也很早就關注到這個現象了。

周不器笑著看向他,「所以,你對《霍比特人》的電影項目怎麼看?」

鮑勃·弗裡德曼心頭猛地一顫,抬頭看向他,若有所思地說:「《霍比特人》符合改編、續作的要求,也是絕對的特效大製作。可是時代變了,十年前的《魔戒》系列,單部電影長達3個小時,《霍比特人》如果也是3個小時……」

「是啊,時間太長了。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霍比特人》系列如果真的拍成電影了,一定不會取得像當年《魔戒》那樣空前的成功。」

「還有口碑。」

「哦?」

「《魔戒》三部曲拍完後,托爾金先生的小兒子非常生氣,認為傑克遜導演糟蹋了他父親的名著,電影拍得太簡單了,缺少了原著中的哲學性和啟示性。甚至他還很憤怒地表示不會再把《精靈寶鑽》《胡林的兒女》的版權再交給華納糟蹋了。按照現在的市場潮流,如果《霍比特人》拍成電影,只會進一步地娛樂化、簡單化,必然會進一步地惹惱托爾金家族。」

鮑勃·弗裡德曼顯然是抓住了周大老闆的心思。

米高梅內部已經凍結了《霍比特人》的項目,給出的理由是利益分配不及預期。可是,如果華納方真的妥協了,讓出了大部分利益給米高梅,電影就能拍嗎?

恐怕就更難了!

利益和責任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米高梅從《霍比特人》系列電影中分享到了大量的利益,那就要背鍋了。電影拍得不符合托爾金家族的要求,就會導致米高梅和他們的關係僵化。

到時候,米高梅也會遭遇托爾金家族的「封殺」,再也沒有改編全系列《魔戒》小說的機會了。《魔戒》系列主要是四部小說,分別是《精靈寶鑽》《胡林的女兒》《霍比特人》和《魔戒》,米高梅只有後兩部小說的版權。

電影院在觀影模式上存在的邏輯特殊性,給荷裡活大片設定了很多條條框框。

不能太深奧。

最好就是爆米花電影那樣的簡單直白,嘻嘻哈哈一邊吃爆米花一邊聊天,還不耽誤理解電影劇情。

要是把《魔戒》這樣的傳世經典奇幻名著拍成爆米花,那就太可恥了。

電影解決不了的難題,電視劇卻可以!

觀眾可以在家裏認認真真地反覆研究反覆看,仔細地品味著每一句台詞每一個段落設計,去思考其中的哲學意義……

就像大名鼎鼎的《權力的遊戲》那樣,哲學性很強,尺度很大,主角動不動就死了……要是拍成電影,能賠到姥姥家。

拍成電視劇,能火遍全世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