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時代之巔》第1646章 版權回購
,大時代之巔

對於這六部星戰電影的版權,周不器早就盯上了,派人跟二十世紀福克斯聯繫過,人家根本不搭理。

荷裡活電影公司都是由電影人掌控的,這幫人除了賺錢之外,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電影情懷,才不會稀裡糊塗地把版權賣掉。

過去這些年裏,通過賣版權獲利的荷裡活巨頭,也不是沒有。不過,幹這種事的都不是電影人,而是資本家。

比如把米高梅折騰得死去活來的科克裡安,比如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的雷石東,包括周不器收回「蜘蛛俠」系列版權的過程。

買回「蜘蛛俠」的版權,不能跟索尼娛樂去對接,他們永遠都不可能賣掉,要跟索尼娛樂的母公司索尼集團去對接。

這次星戰的版權也一樣,找二十世紀福克斯是沒機會了,那就直接找母公司新聞集團,找默多克!

果然,默多克的反應比較積極。

只要價格合理,就沒什麼不能賣的。

第三筆交易,這就是幫忙了,周不器提到了星空衛視,表示願意幫忙居中牽線,為新聞集團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搭橋。雙方放下成見,以平等、公平的姿態對談,達成一個滿意合理的交易價格。

這件事很複雜,有可能由個例反映到宏觀。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發改委旗下的私募,屬於國有資本,算是自己人。可是,不能因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自己人,新聞集團是外人,就不停地向新聞集團施壓、不停地壓價,然後以最低的價格買下星空衛視。

這是新聞集團,是傳媒巨無霸,擁有著世界級的輿論力量。

依靠國內的相關政策法規把星空衛視排擠出去,這太容易了。甚至手段狠厲一點,直接派出工商、消防、稅務等部門去查,搞來搞去不斷折騰,說不定可以一分錢都不花就把星空衛視收編過來。

可不能這麼乾。

得維護一個良好的國際形象。

這筆交易裡,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不能給錢太多,太多了他們也給不起;同時,也不能給錢太少,太少了吃相太難看。

本來在星空衛視這件事情上有關部門就理虧,還一味地壓榨不斷地壓價,對營商環境的傷害太大了。

就像小米去印度做生意,發展得很好,賺了很多錢。可印度當局不甘心錢被外企賺走了,就巧立名目的罰款,把錢給沒收了。

然後呢?

失望的可不僅是小米,不僅是華夏資本,整個國際資本都心涼了,不管是韓資、日資,還是美資、歐資,只要背景不夠硬,就都不敢在印度玩了,不到一年就撤出了300億美元外資。本來蒸蒸日上被全世界認為是下一個崛起的大型經濟體的印度,在信用危機之下,必然會經濟大倒退。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其實已經跟新聞集團聯繫上了。

之所以找周不器來幫忙,其實就是多一層關係來探探默多克的老底。看看他的心理價位到底是多少。

太低了不行,太低了這老頭不高興,一旦興風作浪,有可能會影響國內的外商投資信心。太高了也不好,白白便宜了外國人。

周不器很明確地告訴他,不會讓他在星空衛視這個項目中虧損。但是想大賺一筆,也是不可能的,總收益率不會超過25%。

默多克嘆了口氣,說這三筆交易就算都做成了,也滿足不了新聞集團10億美元的財務窟窿。

周不器笑著問:「你還有別的好主意?」

默多克道:「我有一筆交易,也許你會感興趣。」

「哦?是什麼?」

「myspace。」

「啊?」

周不器表現出了很吃驚的樣子。

默多克一點都不含糊,乾脆利落,「1億美元,myspace歸你了。」

周不器才不想要那個爛攤子呢,很是為難,「很抱歉,這不在我的計劃之中。我是facebook的早期投資人,紫微星和facebook也有很多業務上的合作。如果我買下了myspace,會影響戰略性的合作。」

這當然是敷衍之詞了,歸根結底,是他對myspace不看好。

當年做朋友網的時候,周不器就長期關注過myspace。

早期的myspace是博客類型的社交平台,非常火爆,直接帶動起來了博客產業的興起。

最火爆的時候,myspace超過了雅虎,是全球流量最高的網站。

可是,新聞集團改變了這一切。

2005年,新聞集團斥資5.8億美元收購了myspace,然後就用傳統媒體的思維改造了這家網站,增加了許許多多的諸如「音樂」、「視頻」、「遊戲」、「體育、」「新聞」、「時尚」等頻道。

然後把新聞集團的內容放在這個頻道裡。

也就是說,myspace這家網站的定位變了,由社交平台變為內容平台了。

甚至為了增加廣告收入,myspace取消了登錄製,遊客也可以自由地訪問這個網站,這就進一步地降低了社交屬性。

越來越多的人都是不註冊、不登錄的使用myspace,這能有多少用戶黏性?

不登錄,就意味著社區關係的紐帶失效。

忠誠度大大降低。

如果僅僅是看新聞、看內容,去雅虎好不好?

恰好,這時facebook又做起來了。

短短幾年時間,曾經的世界第一大網站myspace,就在默多克先生的英明領導之下,淪落為邊緣網站了。

1億美元?

周不器心中冷笑。

這破網站,就算出價1000萬美元,他都不會買。

前世,默多克兜售了myspace一年,卻無人問津。他沒辦法,只能一再降價,不斷降價,終於在2011年找到了接盤俠,以3500萬美元的價格割肉甩賣了。

然後,接盤俠就成了冤大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徹底玩完。

……

周不器跟默多克聊了一個多小時,主要是老頭子年紀大了,沒法太長時間保持坐姿。

時間雖短,但基本意向已經達成。

尤其是星戰的版權,老頭子說了,只要價格合適,就可以賣!至於價格是多少,需要經過財務評估才行,讓紫微星環球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去接觸。

周不器回到了在紐約的家中,打了兩個電話。

第一個電話打給負責版權收購的安迪·霍普金斯,告訴他去跟二十世紀福克斯接洽,去談版權。不僅是福克斯探照燈旗下影視內容的流媒體版權,也包括《星球大戰》那六部電影的版權!

安迪很高興,問道:「星戰的電影版權?僅限於流媒體版權嗎?」

周不器道:「不,星球大戰是盧卡斯影業的產品,流落在外這麼多年,本就說不過去了。你去跟他們談,要把二十世紀福克斯擁有的這六部星戰電影的所有版權和收益都買回來!」

「這花費可不菲啊!」安迪早就盯上星戰了,可這件事難度很大,「這六部電影,每年能給二十世紀福克斯至少帶去2500萬美元的利潤。」

「這麼多?」

周不器多少有些驚訝。

安迪解釋道:「這是《星球大戰》啊,是全美最受歡迎的電影品牌。這六部電影,每年在有線電視上重播一兩次,單是這筆收入就有3000多萬美元。還有海外的tv版權,還有珍藏版、典藏版、藍光版等諸多版本的dvd銷售,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周不器問:「盧卡斯影業呢?這六部電影,每年能給盧卡斯影業帶來多少收益?」

「1500萬美元左右。」

「比福克斯還少?」

「早期的三部曲,主要的投資費用都是來自二十世紀福克斯,所以他們拿到的收益更高,二十世紀福克斯只有20%的收益。好在後來的三部曲拍攝的時候,盧卡斯影業有錢了,有了45%的投資收益。」

「這生意做得可真難看!」

周不器對喬治·盧卡斯的從商手段表示懷疑。七八十年代的前三部曲也就算了,那時候他很窮,只能投靠二十世紀福克斯。可到了90年代的後三部曲了,那時候他都是大富豪了,竟然還是讓出去了大部分的收益。

45%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喬治·盧卡斯在製作《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的時候,盧卡斯影業隻投資了總製作經費的45%,其他的投資份額都為了平攤風險或者維繫業內關係轉讓出去了。

安迪笑著說:「邏輯不一樣,盧卡斯影業在『星戰』這個品牌的收入主要是來自衍生品市場,而不是來自電影的周邊市場。電影本身賺多賺少,這是其次。衍生品的收益都屬於盧卡斯影業,他們看重的是這份權益。」

周不器很果斷地說:「不管怎樣,都收回!你去跟他們談!默多克已經同意了,只要價格合適,二十世紀福克斯就一定會放。」

安迪弱弱地說:「如果要把所有權益都買回來,恐怕不會低於5億美元。」

「嗯,去做吧!」

周不器有心理預期。

正因為能賣上價,能緩解財務困境,默多克才願意由總部親自下令為星戰六部曲的版權放行。機會難得,一定要抓住。

第二個電話,周不器要聯繫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黎總,溝通一下收購星空衛視的策略。

7017k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