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36章:戰亡弟兄,皆我手足
織明羽檄起邊亭,烽火入京師!第三十九章:勘驗首級明崇禎十一年,十月初四日,酉時初,風止雪歇。

大明帝國北方深秋的酉時初,天光已暗,太陽斜斜的掛在天際,微弱的光芒若有若無,雖已無法照耀大地,但殘陽微弱的光芒灑落在臉上身上,仍會讓人都感覺到暖暖的!

宣鎮參將張岩營地的一處空場中,一排排一隊隊的軍士,正整齊的列隊而立,他們雖整齊的站立在那裏,顯得精神抖擻,但從臉色上仍能看出他們的疲態。

而且大部軍士的鎧甲上都沾染著已成暗紅色的血塊或血斑,個別的軍士鎧甲上還有道道箭痕,或是刀痕,有幾人的鎧甲甚至都開裂了,條條縫隙似乎證明了今日戰事之慘烈。

三架大車停放在軍陣之前,上面擺放著一百四十四名顆人頭,他們個個面目猙獰,齜牙暴眼,頭上都是一般光禿禿的,只在後腦上部,留著塊銅錢般大小的一綹頭髮,卻還編成個醜陋的小辮子。

大車前面,還臨時立了三十個大木樁,每個木樁上各五花大綁著一個披著盔甲的壯漢,頭盔都是被摘掉的,一個個都是禿著個腦袋,只在後腦留有一個金錢鼠尾似的小辮子。

一個身披厚實鐵甲,外罩鮮紅披風大氅的軍將,正站在軍陣之前,他那張國字臉上,雖滿面風霜之色,卻不怒自威,一副飽經軍伍錘鍊的大將風度。

此人正是年近半百的署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鎮朔將軍,宣府鎮守總兵官楊國柱。

聽聞張岩中軍哨總林志義的報捷後,他先是興奮,接著就有些疑慮,正因茲事體大,便親率他的中軍親將,遊擊將軍郭英賢以及幾個書吏,前來驗看韃虜首級和俘虜真身。

當然,對外可不是這麼說的。

宣鎮總兵楊國柱是來看望他麾下這些奮勇鏖戰韃虜的勇士們的。

事實上,他也確實這麼做的,自打到了參將張岩營地,雙方見了禮後,楊國柱就直奔張誠千總部軍陣,他對那些韃虜首級和俘虜是一眼都沒看,反而對列陣的將士們左看右看,噓寒問暖。

但另一邊,他的中軍親將郭英賢,正領著兩個書吏,逐個驗看著韃虜首級,與張岩剛才所做一般,逐個查驗韃虜首級的臉面,辮髮,牙口等特徵。

還有兩個身著圓領大襟擺錫甲,行走間頗具軍威將官,也在郭英賢身邊,逐個查驗著韃虜首級,他二人邊查驗,邊交頭接耳的耳語著。

此二人,正是宣鎮遊擊李見明與溫輝,他聽聞參將張岩麾下騎兵哨探時,偶遇韃虜,經奮勇鏖戰,竟「斬獲韃虜首級一百四十四名顆,俘獲韃虜生口三十名」,便急急趕往總兵軍帳,跟著來一同驗看真偽。

那身姿高挺,看上去年近四十的是遊擊李見明,而微微發胖,面向憨厚,看年歲應在四十以上的則是遊擊溫輝。

那郭英賢親自點驗了兩大車的首級,最後一車才交給兩個書吏驗看,他則轉身向楊國柱走來。

這郭英賢也是四十多歲,極為粗壯身上披掛著厚實的朱紅油鐵長身甲,外罩鮮紅大氅,臉上可以看出有多處刀傷疤痕,他來到楊國柱身邊,如雷吼般的聲音響起:「軍門,顆顆都是真奴首級,誠小子了不得嘞。」

「哈哈,那還用說,這小子就是個混世魔王,殺星轉世。」

楊國柱爽朗地笑著,這張誠是張岩的部下,張岩是宣鎮的參將,可以說就是他宣鎮總兵的麾下,如今張誠斬殺韃虜一百四十三人,俘獲三十人,對外那就是宣鎮的斬獲。

做為宣鎮總兵的他,是既有軍功分潤,又有牌面啊。

他走向張岩,朗聲說道:「張兄弟,哥哥要祝賀你嘍。」

「都是軍門平時教導有方,今日指揮若定,麾下將士陣前用命,方有此大捷,張某怎敢獨居此功。」

張岩雙手抱拳,大聲回道。

都是人精啊,他倆這麼一說,今日的戰功就沒有那李見明和溫輝什麼事了。

上有總兵官教導有方,指揮若定,下有張誠部將士陣前用命,方有此功。

那邊李見明和溫輝二人著實羨慕不已,內心卻也有絲絲嫉妒。

楊國柱擺手招呼張誠上前,溫言說道:「張誠今日做的不賴,長了我宣鎮的臉面,揚我大明軍威,叫韃虜亦未敢小瞧與我。」

張誠識趣的接言道:「全賴楊軍門運籌帷幄,張參將指揮若定,非張誠之功,實將士們拚力死戰之功。」

楊國柱等一幹將軍聞得此言,頻頻點首,敢沖敢殺,且居功不傲,頗有大將風範。

楊國柱更是在心下尋思:「張誠這小子,在宣鎮時候像個禍精一般,怎成想此次勤王,到有如此表現,莫不是個可塑之才?」

當下更是溫言撫慰:「張千戶莫要客氣,今有此等大功,怕你會是我宣鎮最年少的遊擊嘍。」

說到這裏,楊國柱停了一下,伸手拍拍張誠肩膀,才又繼續安慰他道:「可惜,督臣自昨夜進京面聖,至今未歸,賢侄再稍等些時,待督臣歸來,某必親向督臣為我宣鎮勇士報捷。」

張誠抱拳施禮道:「全賴軍門之威,一切全憑軍門做主。」

在一片歡聲中,驗看首級俘虜無誤,張誠部中軍士便開始硝製韃虜首級。

楊國柱更邀請各營千總以上將官,晚上掌燈時分,到他軍帳暢飲,以示慶賀。

…………

張誠先回到自己的營地,他部中傷員都統一安置在幾個大些的帳篷內,有專人看顧著,隨軍醫官正在緊張忙碌著,給他們取箭頭,清創,上藥,再包紮好。

帳篷外兩口大鍋燒著鼎沸的開水,醫官用過的器具,都要在沸水中煮半刻鐘以上,才能再次使用,並且傷口也會用烈酒清洗,連包紮用的布條,都是事先沸水煮過,用油紙包好,用時取出,用完要再次沸水蒸煮。

這些都是他新生後,產生的變化,也是他改變這個腐朽世界的開始。

張誠對所有傷員,逐一探視,問詢傷勢情形,尤其是那幾個重傷的軍士,更是溫言撫慰,也告訴他們,待大軍歸建之時,會對他們進行安置,決不會棄之不顧。

「陳忠,那個反擊韃虜的包衣阿哈情況如何?」

張誠突然想起在馬坊村西口近官道處,那個敢於弒主的韃子包衣阿哈。

陳忠輕聲回稟:「那韃子包衣阿哈很有骨氣,右眼珠被摳出來嘞,硬是挺著,不叫一聲,那腦皮都隨著頭髮,給扯下來一大塊吶。」

「嗯。」

張誠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讓他對這個包衣阿哈的興趣更濃烈了一些,這個人不簡單啊!

張誠語氣堅定的說道:「好好看顧他,我要他活著!」

……

離開營地,張誠內心很是波動,他問自己,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現在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現在首先是活下去的問題,他要先讓自己活下去,才能儘力去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轉眼,就來到張岩為即將到來的步兵千總部預留的營地空場,他解救的那群難民,此刻就臨時安置在這裏。

後哨甲總丙隊隊官賀寬一直守在這裏,從馬坊繳獲的清軍帳篷,都已經支起來,難民中的老弱婦孺都安置在帳篷中,其他的就圍坐在一堆堆篝火旁。

每堆篝火上,都支著一口大鍋,裏面煮著新鮮的馬肉,他們許多人吸溜著鼻子,不住的探頭向大鍋那裏嗅著香氣。

「總爺,您老沒歇息會嘞。」

賀寬跑過來,站在張誠身邊,繼續稟報著:「從韃子繳獲的十八座帳篷,都支起來嘞,老人孩子和女人進帳篷,漢子都安置在外面,十二口大鍋,半數馬肉,半數熬粥。」

「很好,今晚辛苦你和將士們,這邊負責巡夜,免有姦邪之徒搞事情。」

張誠吩咐著賀寬,說完轉身向難民那邊看去,又問道:「石鐵根他們在哪處?」

賀寬道了聲「總爺請」便帶著張誠來到一處篝火旁,石鐵根老漢先看見張誠過來,趕忙起身對眾人說道:「大家快些起來,張將軍來嘞。」

張誠面色和藹的笑道:「大家坐,甭起來嘞。」

說話間已走到石老漢身前,人群略有騷動,人們緊張的站起,又緊張的坐下,卻比剛才略顯得擁擠了,在石老漢身側竟空出兩個位置來。

張誠邊坐下邊說道:「大傢夥不要緊張個兮兮的,我又不是吃人的魔鬼。」

他身邊的人在張誠坐下後,又用屁股往遠離他的方向擰了擰,大家都是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連大鍋裡的肉香,都失去了吸引力。

張誠笑了笑,直接對石老伯說道:「老丈,這有技藝之人可查錄了?」

石鐵根回道:「查嘞,都錄下嘞。」說完他轉頭喚那秀才王元景道:「秀才哥嘞,你來跟張將軍說說。」

秀才王元景麻溜起身,顧不得秀才的體面,小跑著過來,蹲在張誠身邊,輕聲回稟道:「回稟將軍,經查問記有木匠二人、瓦匠一人、鐵匠二人、鐵匠學徒一人、石匠一人,另有二人會記一些粗略的帳冊,略識些字,養過馬的一十七人,還有婦女大多都能縫縫補補……」

張誠攔住他,又拉他坐下,才說道:「元景啊,這近千號的人口,你一時也查不仔細,可以慢慢查問,但凡有一技之長的都記下來,將來某或有可用之處,你但凡有需要,就找那個黃大光。」

說完他一指黃大光,便站起身,叫來黃大光,又是一番吩咐。

正說著話,張岩一名親兵匆匆趕來,說:「今晚楊軍門宴請諸將,特彆強調要張誠帶上幾位出戰的哨總一同前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