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74章:通報捷訊
張誠這邊軍帳內正議事未畢,張岩親兵便過來傳信說:「楊軍門親來驗看石橋之役的繳獲,張岩命哨總以上軍官,齊聚轅門相迎。」

他便命孫大山與同來的三人先休息,趕忙率各位哨總趕往營門外官道上迎接總兵楊國柱。

……

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獨領自己的正兵營,駐防區位於小龍河南約十裡處的範圍,他同樣佔用一個廢棄的村堡建立總兵營盤。

在楊國柱紮營的地方往西十餘裡,便是林苑內監提督官署。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將元朝的下馬飛放泊擴建為南海子皇家獵場,同時還修建了廡殿行宮,以及這林苑內監提督官署,命太監駐此總領經營海子裏事務,並設「海戶屯」專司守衛打理南海子之事。

楊國柱得知參將張岩部又斬獲韃虜三百七十多顆首級的捷訊後,他的內心驚訝不已,猛地一下,竟從座席上站立起來。

他的中軍親將遊擊將軍郭英賢也是滿臉狐疑的問道:「真的假的?小誠哥竟捉了個甲喇章京?老郭我連日出巡,與韃子鏖戰多日,俺也隻砍了十幾顆首級,督臣都已經是讚賞不已,這小誠哥若是真的捉了個活的甲喇章京,那還不……」

郭英賢不住的扭著自己那四四方方的壯健身形,搖動著頭上那顆碩大的腦袋,眼中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神情。

前來傳報捷訊的張岩親將林志義,見楊國柱和郭英賢都是有些懷疑的意思,忙微笑說道:「稟楊軍門與郭將軍,那韃虜首級,還有韃虜的甲喇章京和他的官纛大旗都在我家將爺大營,楊軍門若是不信,自可前往親驗查勘,便知末將所言不假。」

總兵楊國柱急切的說道:「好,我這就前往張參將駐防之地察看。」

林志義忙請告離開,先行回營向張岩復命去了。

這邊,總兵楊國柱也是忙吩咐中軍親將郭英賢,叫他召來幾個親軍護衛,一行人便策馬滾滾出了村堡口的營門,一路向南,往張岩駐軍的那處廢堡奔去。

……

明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日,酉時,秋風卷著枯枝殘葉,不住的在荒野裡翻滾著。

此時,大明帝國北方深秋的酉時,天光已十分暗弱,太陽歪歪扭扭的躺在地平線上,微弱的光芒似有若無一般,雖已無法普照大地,但即使是如此微弱的殘光餘暉,灑落在各人的臉上身上,仍會讓人感覺到溫暖之意,就算蕭瑟的秋風打在身上,吹在臉上,也不會覺得那般冰冷!

得到林志義回稟後,參將張岩趕忙命自己親兵傳召侄兒張誠,以及千總梁松帶著各哨總,齊聚在營盤大門外的官道上,等候著迎接即將到來的總兵楊國柱一行。

總兵楊國柱一行策馬滾滾而來,他也顧不得與參將張岩寒暄,急不可耐的要觀瞧張岩部下斬獲的成果。

參將張岩領著楊國柱等一行人,進入廢堡內的大營。

隨在總兵楊國柱身後的郭英賢,一把拽過張誠,大著嗓子就吼道:「小哥兒,真捉個韃子甲喇章京怎的?」

張誠看著郭英賢奇怪的表情,差點笑出聲來,他強行忍住不笑,答道:「捉了,還是個活的嘞,大纛盔甲虎槍都在裏面,不信,你就自個看去。嘿嘿……」

郭英賢仍是一臉不可思議,大腦袋瓜子來回搖晃著。

一行人來到營盤內的一處空場地,參將張岩麾下的軍兵們,正忙著用石灰硝製這些新斬獲的清軍首級。

看著這一堆堆的禿瓢般的清軍首級,總兵楊國柱面上的神情很是豐富,他的中軍親將遊擊郭英賢,更是在他旁邊不住的喘著粗氣。

郭英賢快步搶上,抓起幾顆首級拿在手上仔細觀瞧,他是經年的老軍伍,這些首級是真的韃子腦袋,還是殺良冒功而來,他自是一看便知。

看了幾顆後,他又走到旁邊另外一堆首級處,再抓幾顆認真的瞧看著,同樣顆顆皆是真奴首級。

總兵楊國柱到不太在意這些首級,因為有前次馬坊之戰,張誠斬獲百多顆清軍首級的經歷,他相信這次也一定都是真奴首級,而且張誠、張岩叔侄二人更不會查錯了個數。

自打進了營地後,他的眼睛就一直在找尋那桿清軍甲喇章京的官纛大旗,近四百顆清軍的真奴首級加在一起,也沒有這幾堆首級後面斜斜戳在那裏的甲喇章京官纛大旗。

楊國柱眼睛看著不遠處的官纛大旗,面上雖神色不顯,他從軍多年,什麼沒見過

但此時心情激蕩之下,他的身體都已在微微顫抖。

良久,總兵楊國柱將張誠拉了過來,親切的看著他,心下是越看越愛,哈哈大笑著說道:「小張誠,勇猛無敵,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不止斬首如此眾多,更生擒建奴甲喇章京,繳得官纛大旗,真是大壯我宣鎮官兵軍心士氣,我想若是督臣聽聞如此捷訊,也定會萬分欣慰。」

原來,就在前幾日,大隊清軍繞過張誠等在涼水河的防線,向西攻擊了盧溝橋和拱極城,把防守那處地方的總監軍高起潛部,殺得大敗而逃。

高起潛為了推脫罪責,竟聯合閣臣楊嗣昌把盧象升部連日來的斬獲,以及守衛地方的功績壓下不報,並將盧溝橋和拱極城失守的罪責也推給了盧象升。

崇禎皇帝連續幾個晚上,都去煤山眺望京城外的西南郊野,徹夜燃燒的火光,使他內心萬分焦灼。

同時,盧象升方面的所有信息,都被楊嗣昌故意壓下,並未上傳天聽,所以崇禎皇帝一點也不知道盧象升此刻正率部下軍將,嚴守涼水河防線,日夜與韃虜鏖戰。

由於受到了高起潛和楊嗣昌的欺瞞,崇禎皇帝竟將自己的滿腔怨怒,都撒在了盧象升的身上,他下了一道諭旨,嚴厲切責盧象升畏敵避戰,勞師無功,並且還收回了禦賜的尚方寶劍。

此事,現在也只有各位總兵們知曉,其他參將、遊擊雖有些耳聞,卻並不知詳細事由,因此楊國柱才想到,今次大捷足慰督臣之心,而且此番大捷閣臣楊嗣昌也定必不敢再行隱瞞不報。

張誠卻未知楊國柱內心裏的那些想法,他忙接言說道:「此番皆賴軍門之福,末將才有如此的斬獲。」

~~~~~~~~~~~~~~~~~~~~~~~~~~~

祝《織明》的所有書友們,端午安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