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203章:叫我如何等得?
,織明

京師北面德勝門與安定門外都各有大校場,原是京軍三大營的駐地,萬曆年間,大明內外各地戰事頻繁,京營的官員建議將教場改設在城內以利京師安全。

於是京師南面宣武門外的南城之內開設了新教場,雖然這處位於南城的新教場佔地也是龐大,但京師的百姓們還是習慣將新教場稱為小教場,而將原來位於德勝門、安定門外的教場合稱為大教場。

大明在太祖朱洪武初年的時候,南京是帝國的都城,那時在其周圍就設置了四十八個衛的軍兵。

可後來的成祖永樂大帝又將都城遷移到了北京,因京師幾乎就位於大明帝國的北部邊境,所以更是在京師周圍各地駐紮了七十二個衛的軍兵,稱之為京衛,其職責在拱衛京師與守護宮禁。

京衛雖大都在京師周邊各地駐紮,但在京師城內也有如安定門內駐紮武德衛營,後來訛變為五道營衚衕;阜成門內駐紮濟州衛營,後來訛變為機織衛衚衕。

而作為大明帝國精銳的五軍、三千、神機等京軍三大營,他們的駐地最早就是這處京師北城外的大教場,平時駐紮、營操皆在此處完成,戰時則扈駕隨征。

此外,尚有拱衛皇帝的侍衛親軍,如錦衣衛和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十二衛軍,以及隸屬禦馬監的武驤左右、騰驤左右等四衛營,也都是駐在京師城內。

張誠此次所帶軍兵雖只有兩千餘眾,但戰馬、騾馬、駱駝等加在一起卻有五千餘匹之多,大校場內的馬廄都不夠用,在校場外臨時搭建了許多馬廄。

中軍大帳就設在校場內的一處營房裏,雖略為破舊簡陋了些,卻是寬敞的三進套間。

張誠跨步進入中軍帳內,倒頭便拜在地上,說道:「宣鎮張誠拜見王公公!」

王承恩正坐在上首那把大椅子上,細品著香茗,他身子未動一下,連眼皮都沒有抬起,只是淡淡的說道:「張副總兵軍務繁忙,咱家見你一趟還真是不容易啊!」

張誠跪在地上聞言心中一驚:這王承恩以前也給自己傳過聖旨,並非是初次打交道,且自己更未曾怠慢或是得罪過他,何以今日這語氣似乎不善呢!

他不知這其中的緣由,未敢抬頭,伏地回道:「王公公真是冤枉末將,本兵將末將叫到兵部衙門,才訓完話便急急奔回來給王公公請安。」

王承恩語氣略顯和善了些,他道:「好啦。起來回話吧。」

張誠才站起身來,猛地就聽到王承恩尖細的嗓子高聲叫道:「皇上口諭!」

「噗通!」一聲。

張誠又跪在了地上,由於事發突然而沒有準備,他跪下的時候急了一點,膝蓋都磕得隱隱作痛,卻又不敢表露出來。

王承恩卻對此甚為滿意,站在那裏高聲說道:「張誠你以後給朕老實點,打仗的事要多用心,別糊弄朕,少搞那些陣前納妾的丟臉事,專心禦虜殺敵,為朕效忠才是。

朕已命王伴伴在京中為你選了一處『昭勇將軍府』,便於你以後進京之時居住使用,另外那名叫唐春茹的小都人,頗為聰慧,也能識些字,朕將她同另外兩名小都人一併賜給你,以便服侍。

朕對你信重,你亦不應使朕失望,朕在宮裏等你遼東凱旋的好消息!欽此……」

王承恩宣完了皇上的口諭,坐回到椅中,才淡淡道:「皇上的口諭,咱家宣讀完了,張副總兵請起來吧。」

谷腩

張誠卻不敢直接起身,仍是跪伏地上連連叩首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過了恩,他才起身來到王承恩身前,先給他斟滿了茶水,才笑著說道:「有勞王公公親自來走一趟,末將這就吩咐下邊,備些酒菜,咱敬王公公幾杯,聊表謝意。」

王承恩此刻面色也見緩和,卻仍是淡淡的說道:「不必啦。咱家還急著回宮裏給萬歲爺回話。」

見他如此說話,張誠自知無法挽留,便不再強求,仍笑著問道:「敢問王公公,皇上可還有別的旨意嚒?」

王承恩翹著二郎腿,對他說道:「萬歲爺的意思就是要你盡心王事,此番進兵遼東,務要擊退東虜,以解錦州之圍。

今後可莫要再行那般荒唐之事,如今在這京師城中,萬歲爺已為你賜下將軍府邸,更將宮內的小都人都賞賜與你,這可是無上的榮耀。

望你好自為之,切莫負了如此浩蕩之天恩。」

王承恩說著就要起身離去,張誠忙吩咐親兵去取來黃金一百兩,要獻與王承恩。

卻聽他說道:「罷了。這份孝心,咱家領了。金子嘛,還是留下賞給有功的將士吧。伱只要能盡心王事,比給咱家獻上啥寶貝都強!」

張誠略覺意外,雖也聽聞這位王公公並非是喜好黃白之人,且他更是知道崇禎弔死煤山之時,也只有他一人相隨同去。

就算是對於王承恩並不十分了解,但猜想他適才所說的話當是不假,也就沒有強行再塞給他金銀諸物。

他將王承恩一直送出營門外,又看著他帶幾名小內監與京營護衛策騎奔去。

…………

張誠才回到中軍帳內,還未得歇息,就見張成芳急急奔來稟道:「父帥,陳九皋陳總兵前來求見,同來的還有啥子襄城伯李國楨一個叫符應崇的副將。」

張誠聞言一驚,忙問道:「現在何處?」

「就在營門外等候!」張成芳回道。

張誠起身就奔帳外走去,邊走邊說道:「去叫張廣達與林芳平速往轅門外,迎候襄城伯,再吩咐下去備些好酒好菜。」

他之所以顯得如此緊張,並非是因為陳九皋前來拜訪,雖曾在河南一同剿賊,但陳九皋在張誠的心目中確是真真沒有這個分量,可襄城伯李國楨就不一樣了。

早前在河南剿賊時,陳九皋就成為他介紹過此人,李國楨如今也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在崇禎三年就已襲爵,雖軍事並不出眾,卻頗有些辯才。

更因其是勛貴出身,被崇禎皇帝任命為京營總督之職,乃是陳九皋的頂頭上司,如此人物怎叫張誠不加以重視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