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二百七十二章:趁他病,要他命!
「洪督,三桂願為大軍前驅,供督臣驅策!」

松山堡薊遼總督行轅中軍大帳內,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立身而起,抱拳請命。

眾將經過剛剛一輪的動員表態,此刻在吳三桂的表率作用之下,立即紛紛起身請命,尤以神機營前營總兵陳九皋最是積極。

按照前時軍議的部署,他們神機營無須過河,只是負責在女兒河南岸建立炮營陣地,隔河炮擊對岸清軍的防線即可。

如此一來,對岸的清軍便無法對神機營將士構成威脅,雖然其漢軍旗也有三十餘門紅衣大炮,但女兒河岸如此長,隔河對轟,準頭自是難以掌握。

就算偶有炮子飛到己方炮陣之中,那傷害也是有限,只要沒有了韃賊虜騎的威脅,神機營炮手還是很精銳的。

而膽氣漸雄的陳九皋也更為豪氣,只見他大大咧咧站起來,對眾人說道:「『趁他病,要他命!』,咱就記著宣府張鎮帥對俺說過這話,現時想來真是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他眉飛色舞的繼續說道:「不管他洪太因何而離開錦州,反正咱就趁著他不在,挾長嶺山新勝之餘勇,奮力一擊,渡過女兒河,直逼錦州城下,與城中祖大帥合力夾擊奴賊。

如此,豈不快哉!」

眾人見平素大大咧咧的陳九皋,此時竟也學著文縐縐的說話,卻很是不倫不類,紛紛竊笑不已。

但「趁他病,要他命!」這句直白的話語,卻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接連的勝利已使他們此前對韃子的恐懼,逐漸一點點地減弱。

而此刻,隨著黃土嶺、石門山大捷之後,又是更為輝煌的長嶺山大捷,更擊殺奴王多鐸,現在奴酋黃台吉又急急返回瀋陽城。

在他們看來,好像韃子已然成了強弩之末,遠沒有往日那般兇猛狠辣,這使得明軍上下士氣空前高漲。

最後,薊遼總督洪承疇與眾將又將攻打女兒河的細節之處,逐一敲定,除了各部進攻的次序,還有個個要點,攻打的部隊都有哪些。

當然這裏敲定的只是計劃,到時候還要根據戰場情勢變化,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或許先攻會變成後進,而唯一不變的可能就只有神機營了。

諸事議定後,薊遼總督洪承疇又請王承恩講上幾句,以鼓舞士氣,畢竟他的身份可是代表著當今皇上。

王承恩也不推辭,他面上滿是笑容,語氣也十分和藹,對著眾人說道:「咱家離京之時,皇上曾對咱家有言,要咱家將陣前用命的將士們都記下來。

無論何人,只要是忠心為皇上辦事,陣前用命,即使隻立下微功,皇上亦會不吝封賞。」

他接著又道:「如宣府的張誠,才隻幾年功夫,便從一個小小的千總,升任宣府一鎮總兵大帥,更榮任鎮朔將軍之名號。

望今日在座的諸位地方大員、總兵大將,都能以之為表率,以之為楷模,忠勤王事,奮勇殺奴,咱家這裏都看著呢,只要是真心為皇上盡忠,咱家都會如實記錄,奏聞皇上。」

王承恩在這裏自然不便為張誠多說話,畢竟軍略部署上的事情,他雖也略知一二,但卻自愧不如洪承疇許多。

不過,對於如此大的戰事,竟然沒有安排宣府兵馬前來參戰,卻叫王承恩無法理解,雖然此前洪承疇私下向他表示,宣府兵馬連番征戰,正需恢復體力與士氣,為最後的決戰做好準備。

但他還是有些不能理解,正好趁著今日軍議,他便藉著激勵眾將奮勇之際,再次將張誠提起,以示對洪承疇這番佈置的不滿之意。

然話到此時,王承恩卻又突然轉了話鋒,只聽他繼續道:「不過……」

他隨即便面色陰沉起來,一雙眼睛也眯成了一道線,提高了本就十分尖細的嗓音,繼續對著眾人道:「若是有哪一個在這邊渾水摸魚,不肯盡心王事,但隻叫咱家知曉,定有你的好果子吃!」

王承恩陰鷙的眼神,再加上此刻冰冷的語氣,大帳內眾官諸將無不打了一個激靈,就連那幾個粗鄙武將的坐姿都瞬間端正了起來。

最終,洪承疇當眾宣佈三日後的清晨,發動渡河之戰,爭取一舉攻過女兒河北岸去,大軍直進錦州城下。

…………

「什麼?」

清國睿親王多爾袞滿臉不敢相信的神情,急切問道:「你說皇上遇襲?」

下面跪著一個正白旗的牛錄章京,他臉上滿是驚恐之色,急忙回道:「回王爺話,是阿巴泰貝勒親口告訴奴才,說皇上在大凌河堡西十餘裏外遇襲,如今正藍旗已全部出動,搜尋南軍哨騎。」

多爾袞面上神情不定,他十分神秘地問道:「皇上現在何處?可曾受傷?」

那牛錄章京急急回道:「據阿巴泰貝勒說,皇上現在大凌河歇息,似乎並未受傷,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受到了驚擾,鼻衄之症又犯了。」

「哦。」

多爾袞眉間閃過一絲狡詐的神情,吩咐道:「你暫時不要再回阿巴泰那邊去了,且先退下去歇息吧。」

待那名牛錄章京退下後,多爾袞的心情竟如大海般波瀾壯闊起來,久久不得平息。

他在軍帳內反覆踱來踱去,可心胸之間卻越來越顯雜亂,最後竟披起一件貂皮製成的鬥篷,來到了軍帳之外。

幾名戈什哈隨在他身邊,來到了一處山丘之上,仰望著遠處乳峰山上的明軍燈火,心裏竟有一絲莫名的興奮。

就連他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到底是因何而起的興奮。

黃台吉,不知還能活多久,在多爾袞看來或許命不久矣,但也或許還能活很久,不過至少讓多爾袞看到了一絲希望。

其實,這些年裏他小心翼翼的伺候著黃台吉,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他不由想起當初老憨王歸天之時,四大貝勒前來逼宮的情景歷歷在目,是黃台吉逼死了自己的母親,當然還有代善這隻老狐狸。

當時自己三兄弟雖然掌控著後金實力最為強盛的兩旗兵馬,但卻輸在了年幼上,未敢在四大貝勒的逼迫之下有所反抗。

時至今日,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僅有十五歲的小孩子,而是大清國的睿親王,名正言順的領有滿洲八旗中的正白旗。

而且,自己的兄長阿濟格此時也領有鑲白旗,即使他與自己多有不合,但

%……%¥#¥…………

「洪督,三桂願為大軍前驅,供督臣驅策!」

松山堡薊遼總督行轅中軍大帳內,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立身而起,抱拳請命。

眾將經過剛剛一輪的動員表態,此刻在吳三桂的表率作用之下,立即紛紛起身請命,尤以神機營前營總兵陳九皋最是積極。

按照前時軍議的部署,他們神機營無須過河,只是負責在女兒河南岸建立炮營陣地,隔河炮擊對岸清軍的防線即可。

如此一來,對岸的清軍便無法對神機營將士構成威脅,雖然其漢軍旗也有三十餘門紅衣大炮,但女兒河岸如此長,隔河對轟,準頭自是難以掌握。

就算偶有炮子飛到己方炮陣之中,那傷害也是有限,只要沒有了韃賊虜騎的威脅,神機營炮手還是很精銳的。

而膽氣漸雄的陳九皋也更為豪氣,只見他大大咧咧站起來,對眾人說道:「『趁他病,要他命!』,咱就記著宣府張鎮帥對俺說過這話,現時想來真是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他眉飛色舞的繼續說道:「不管他洪太因何而離開錦州,反正咱就趁著他不在,挾長嶺山新勝之餘勇,奮力一擊,渡過女兒河,直逼錦州城下,與城中祖大帥合力夾擊奴賊。

如此,豈不快哉!」

眾人見平素大大咧咧的陳九皋,此時竟也學著文縐縐的說話,卻很是不倫不類,紛紛竊笑不已。

但「趁他病,要他命!」這句直白的話語,卻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接連的勝利已使他們此前對韃子的恐懼,逐漸一點點地減弱。

而此刻,隨著黃土嶺、石門山大捷之後,又是更為輝煌的長嶺山大捷,更擊殺奴王多鐸,現在奴酋黃台吉又急急返回瀋陽城。

在他們看來,好像韃子已然成了強弩之末,遠沒有往日那般兇猛狠辣,這使得明軍上下士氣空前高漲。

最後,薊遼總督洪承疇與眾將又將攻打女兒河的細節之處,逐一敲定,除了各部進攻的次序,還有個個要點,攻打的部隊都有哪些。

當然這裏敲定的只是計劃,到時候還要根據戰場情勢變化,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或許先攻會變成後進,而唯一不變的可能就只有神機營了。

諸事議定後,薊遼總督洪承疇又請王承恩講上幾句,以鼓舞士氣,畢竟他的身份可是代表著當今皇上。

王承恩也不推辭,他面上滿是笑容,語氣也十分和藹,對著眾人說道:「咱家離京之時,皇上曾對咱家有言,要咱家將陣前用命的將士們都記下來。

無論何人,只要是忠心為皇上辦事,陣前用命,即使隻立下微功,皇上亦會不吝封賞。」

他接著又道:「如宣府的張誠,才隻幾年功夫,便從一個小小的千總,升任宣府一鎮總兵大帥,更榮任鎮朔將軍之名號。

望今日在座的諸位地方大員、總兵大將,都能以之為表率,以之為楷模,忠勤王事,奮勇殺奴,咱家這裏都看著呢,只要是真心為皇上盡忠,咱家都會如實記錄,奏聞皇上。」

王承恩在這裏自然不便為張誠多說話,畢竟軍略部署上的事情,他雖也略知一二,但卻自愧不如洪承疇許多。

不過,對於如此大的戰事,竟然沒有安排宣府兵馬前來參戰,卻叫王承恩無法理解,雖然此前洪承疇私下向他表示,宣府兵馬連番征戰,正需恢復體力與士氣,為最後的決戰做好準備。

但他還是有些不能理解,正好趁著今日軍議,他便藉著激勵眾將奮勇之際,再次將張誠提起,以示對洪承疇這番佈置的不滿之意。

然話到此時,王承恩卻又突然轉了話鋒,只聽他繼續道:「不過……」

他隨即便面色陰沉起來,一雙眼睛也眯成了一道線,提高了本就十分尖細的嗓音,繼續對著眾人道:「若是有哪一個在這邊渾水摸魚,不肯盡心王事,但隻叫咱家知曉,定有你的好果子吃!」

王承恩陰鷙的眼神,再加上此刻冰冷的語氣,大帳內眾官諸將無不打了一個激靈,就連那幾個粗鄙武將的坐姿都瞬間端正了起來。

最終,洪承疇當眾宣佈三日後的清晨,發動渡河之戰,爭取一舉攻過女兒河北岸去,大軍直進錦州城下。

…………

「什麼?」

清國睿親王多爾袞滿臉不敢相信的神情,急切問道:「你說皇上遇襲?」

下面跪著一個正白旗的牛錄章京,他臉上滿是驚恐之色,急忙回道:「回王爺話,是阿巴泰貝勒親口告訴奴才,說皇上在大凌河堡西十餘裏外遇襲,如今正藍旗已全部出動,搜尋南軍哨騎。」

多爾袞面上神情不定,他十分神秘地問道:「皇上現在何處?可曾受傷?」

那牛錄章京急急回道:「據阿巴泰貝勒說,皇上現在大凌河歇息,似乎並未受傷,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受到了驚擾,鼻衄之症又犯了。」

「哦。」

多爾袞眉間閃過一絲狡詐的神情,吩咐道:「你暫時不要再回阿巴泰那邊去了,且先退下去歇息吧。」

待那名牛錄章京退下後,多爾袞的心情竟如大海般波瀾壯闊起來,久久不得平息。

他在軍帳內反覆踱來踱去,可心胸之間卻越來越顯雜亂,最後竟披起一件貂皮製成的鬥篷,來到了軍帳之外。

幾名戈什哈隨在他身邊,來到了一處山丘之上,仰望著遠處乳峰山上的明軍燈火,心裏竟有一絲莫名的興奮。

就連他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到底是因何而起的興奮。

黃台吉,不知還能活多久,在多爾袞看來或許命不久矣,但也或許還能活很久,不過至少讓多爾袞看到了一絲希望。

其實,這些年裏他小心翼翼的伺候著黃台吉,為的不就是這一天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