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59章:內外都不好辦?
自闖賊佔了洛陽後,其下一步如何攻略,便成為坊間關注的焦點。

洛陽北五十裏外的孟津縣城,仍在官軍掌控之中,而張誠撤出後,偃師縣城也再次被闖軍攻佔,不過其卻並未繼續東進攻取虎牢關。

只有一隊一隊的騾、馬和驢子將抄沒的糧食和財物從洛陽南門而出,經望城崗運往伏牛山中的闖賊老營,同時,在洛陽這邊新招募的賊兵也是一隊隊地向伏牛山脈的方向開去。

到了十二月二十日這天,傳言紛紛說闖王的人馬正在四面猛攻汝州城,要打通從洛陽往許昌、南陽和汝南的「綰轂」要道,連通豫西和豫南。

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後,洛陽城福王宮中突然間四面火起,霎時間便烈焰騰騰,大火燃燒起來,數日不絕。

就在這個時候,李岩正在自己公館的書房中與弟弟李侔輕聲交談著,對遠處福王宮中的衝天大火都恍若未覺。

李侔此前一直駐紮在伏牛山中得勝寨老營,昨夜才趕來洛陽城中,今天一吃過午飯便來看他的哥哥李岩。

李侔先是問了問李岩在洛陽一帶放賑的事,然後才帶著惘然的神氣說道:「這據宛、洛之地,控扼中原,以爭天下的根本大計。哥為何不在闖王面前力爭?」

李岩微微苦笑一下,說:「我亦知朝廷今日已處於衰亡之運,官軍勢同於強弩之末,據宛、洛以控中原,此正其時。

無奈闖王目前尚無意專心經營一處,尤不願在宛、洛費力經營,且多數將領又念念不忘他們的陝西故鄉。

你我兄弟皆是河南本地人,有些話就不好多說了!」

李侔卻對哥哥的提醒不以為意,他繼續問道:「你沒有跟軍師談談,請他勸勸闖王?」

「談啦。可惜獻策心中也在猶豫,不肯認真來勸闖王。」

李侔略有沉吟的說道:「既然獻策如此,我想其中必有道理。」

李岩看了弟弟一眼,道:「獻策也是看出闖王身邊老將的鄉土之念甚重,多有贊成全力經營關中之意,所以他起初還支持我的建議,隨後便猶豫不言了。

另外,闖王也以為宛、洛殘破不堪,十室九空,人煙稀少,倘若現在據守此地,不是很劃算。」

李侔輕輕點頭道:「闖王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岩接著道:「闖王以為不如東出豫東、豫中去,再打幾場大戰下來,進一步疲憊官軍,等形勢稍安之時,再著手選一處地方,始設官理民,獎勵墾種,恢復農桑。

闖王是從軍事著眼,自然也有道理,我所怕的是倘不早圖深根固本之策,日後如若戰事受挫,將退無可據,奈何?」

李侔默然想了一陣,忽然笑著說道:「我細心思忖,闖王頗多過人之處,到洛陽的一些行事,也是明證。我想過此一時,他必會選定一個地方建為根本。」

李岩也是點頭說道:「是的。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望塵莫及。

便如破洛陽之後,他不肯住在福王宮中,不貪圖享受,為諸將樹立嘗膽臥薪的榜樣,這就是頗有漢初劉邦之志向。

又如十二日晚,大軍攻進洛陽城時,他忽然就下令『破城之後,對洛陽現任大小文武官吏除非繼續率眾頑抗,一律不加殺害。』

此舉頗為出人意表,亦為古今少有!」

李侔說:「是啊。我們在得勝寨老營聽到此事,也覺得意外,都認為闖王未免過於寬大啦。」

李岩點了點頭表示贊成。

忽然,他又心思沉重地對李侔說道:「今後,我們行事必須要處處小心謹慎,萬萬不可因為闖王的推誠相待,就忘了我們是被逼作反,無處存身,才來投闖王帳下的。」

李侔對哥哥嚴肅的神情和口氣很感到詫異,他忙問道:「最近可是出了什麼事兒?難道有人說我們不是忠心耿耿保闖王打天下麽?」

李岩看了弟弟一眼,才又繼續道:「也沒有人這麼說,只是我一時疏忽大意罷了。」

他頓了頓,又道:「又或許也不算什麼事兒,只是我自己太過於敏感罷了!」

轉頭看到李侔急切的眼神,他才又繼續道:「闖王豁達大度,又值初來河南,百事草創,可能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倘若是在大業告就之時,隻此一事,說不定就會為我們惹出一場大禍來。

我已經狠狠的責備子英他們幾個在我手下辦理賑濟事項之人,也責備了我自己,將此事永遠引為鑒戒。

幸而獻策是我們的好友,及時在暗地裏給我提了醒,若不然,繼續下去,實在是可怕至極!」

李侔聽他如此說話,心中更是急切,忙道:「哥,到底什麼事兒,竟然如此可怕?」

李岩先是搖了搖頭,又嘆息了一聲,才說道:「闖王信任於我,才將賑濟饑民之事交於我來辦理,不只洛陽一處,連新安、宜陽兩處地方放賑的事也統統交給我管。

我本該小心翼翼地把這事做好,使河洛百姓更加歌頌闖王的活命之恩,可我卻偏偏在這事情上疏忽大意了!

如今,闖王雖然對我禮遇一如往常,但在他心中是否全無芥蒂,就不得而知。

我們追隨闖王日淺,既不似捷軒等眾位將領與闖王同生死共患難多年,也不似啟東與闖王相識於潼關南原潰敗之後,更不似獻策有獻讖記之功。

我們是立足無地之時,慕義來投,過蒙倚信,未嘗有涓埃之報,此一次闖王委我以賑濟河洛百姓之重任,而我就不能小心任事,差點就鑄成大錯。

當然,也不能全怪子英他們眼中只看得見我,不知天高地厚,不懂道理,更要緊的還是怪我自己出身宦門公子,在家中聽慣了別人的頌揚,習以為常。

未能真正明白今日我們事闖王即是事君,斷不可使人覺得我有功歸己,替自己邀買民心,儘管我是事出無心,但自古為人臣者倘不善於自處,斷沒有好的下場!」

李侔聽得是越發吃驚,急問:「哥,到底是什麼事兒?」

李岩緩緩說道:「事情是這樣,如今不論是在洛陽、新安,還是宜陽那邊,百姓們因見都是我在放賑,便都說李公子是他們的救命大恩人。

有些人不明所以,竟然還說李公子就是李闖王,李闖王就是李公子,聽獻策告我說,這些個說法傳得很遠,早已不限於河洛這一帶啦。」

李侔忙又問著:「闖王聽到了麽?」

「獻策說,有人告訴闖王,闖王哈哈大笑,毫無慍色。雖然闖王十分豁達大度,可……」

李侔截住他的話頭,說道:「這情形確實可怕。儘管闖王不去計較,別人也會……」

李侔的話還沒有說完,忽然一個親兵跑進來,慌忙稟報說闖王駕到,李岩兄弟忽地站起,趕忙出門相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