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道長途》第287章 開考
,萬道長途

李啟的心中好像有螞蟻在爬。

雖然他對外界的事情一無所知,但卻有種『來不及了』『我難道就要止步於此』『難道拿不到第二縷真知』等等雜念。

這些念頭弄得他很煩躁,想砸東西。

就好像永遠卡在99%的進度條一樣,讓人想一拳打爛面前的屏幕。

只是,突然之間,李啟好像意識到了什麼。

他不再去尋找真知道韻,而是直接盤腿坐在了地上。

然後,卻見他的人身小天地緩緩張開,眾多術法同時展開,而且……是佛門術法!

頓時只見李啟身周浮現出重重異象。

首先,是突兀的生長出菩提樹。

這些菩提樹,開始湧現百寶光。

百寶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李啟端坐其上,坐寶花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

又有寶蓋千重,旁有仙鶴、巨象、大獅、猛虎為侍從,聽聞講經,亦馴馴伏階下下去,如有聽講之意。

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津,佛光到處,瑞氣騰騰,毫光閃爍,轉妙**,時雨點化,無數形色象貌皆空。

諸比丘執持種種妙寶繒彩,有傘蓋,有幢幡,有珍珠,又有金、銀、螺貝,璧玉、珊瑚、茷琉璃等。

生色可染無量珍奇,從諸香華、寶飾、衣服,演出種種百千微妙大法音聲。

如果禪智和尚還活著的話,應該能立刻就意識到,這就是昔日他逼迫李啟所做的一切,那一百零八種壓製不同魔氣的法門!

不知道什麼時候,李啟居然把這一八零八種術法結合在了一起,化作了如今這一術法。

甚至,這些術法,還隱隱有著禪智和尚的『三寸佛國』的模樣,這是通過宇間道韻的百丈距離模擬出來的。

接著,李啟睜開雙眼,手指掐印,以拇指扣中指和無名指,食指和小指豎立,拇指壓在彎曲的二指上。

這是期克印,佛門法印之一。

日常也非常常見,時常可以在忿怒金剛像上看見,乃是降魔摧邪,震懾恫嚇的法印。

李啟看的書很多,這就是發揮作用的時候。

在他的身後,突兀的生起一尊佛像,皮膚通紅,呈忿怒相,充滿了戾氣與煞氣,紅面獠牙,怒目圓瞪,左足抬起,次以右足安左足,狀如浮居。

再看姿勢,一手持刀,一手持鈴,面目可憎,怒火燃燒。

這尊佛像突然開口,大聲怒吼,念誦真言咒語:

「降伏諸持作大鬼帥,一切有力鬼神,普令諸惡鬼神,皆悉摧碎——」充滿了怒火與殺意的浩蕩梵音在四周沉靜的世界回蕩!

「降伏、降伏、降伏、降伏、摧碎、摧碎、摧碎、摧碎,邪魔頓消!」

「敕天上地下一切眾,滅除眾惡收攝不祥!」

與此同時,李啟睜開眼睛,看向外面。

這是降服魔咒,以此來抵禦天魔,

彷彿間,他好像能夠聽見水流嘩嘩的聲音,就像是爆發了的山洪一般。

在李啟的身周,有著無數混亂宙光與破碎空間所構築的一層壁障,就像是雞蛋殼包裹著蛋黃一樣,把他和外界隔開。

這些混亂的宙光漩渦沒什麼動靜,但卻讓那位六品無法親自靠近。

李啟很難集中注意力,他的心中有魔念作祟,還有真知道韻在不斷沸騰,透過混亂宙光看東西,周圍的景物就像是龍捲風裏的樹葉一樣,轉呀轉呀轉呀,然後被逐漸撕碎,什麼東西都是殘片一般。

不過,在內心魔氣湧動的癲狂之中,李啟卻依靠著佛法鎮壓魔氣,已久保持著理智,冷眼注視外界。

在混亂宙光的間隙之中,他看見了一張臉。

太學丞的臉。

在他身後,太學丞毫不掩飾的站在那裏,不過,他面色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這位公子竟然隻用了不到一分鐘就察覺到了一縷六品魔氣,而且居然還會佛門的鎮壓魔念之法!

真想直接出手碾死他。

可惜不行。

如果自己出手的話,那就會變成一場謀殺,而且證據確鑿,肯定會有人循著屍身的痕跡找到線索。

但巫神山公子的死,必須是『意外』。

只要是意外,巫神山那邊就得忍下來。

因此,他不能直接直接衝過去擰掉李啟的頭,而且他也做不到,被混亂宙光包裹的李啟,他只能通過間接影響。

既然這樣……那就來鬥法吧。

你個八品,和我六品鬥法?真是好笑。

太學丞下定決心之後,突然伸出手,操縱天魔魔氣,在李啟體內爆發!

無法掩飾的怨氣和毒氣,以漆黑如墨的黑氣呈現在周圍。

難以言喻的煙霧不斷的擴散,繚繞在周圍,外溢的魔氣侵蝕身邊世界,萬物都彷彿要沉淪,墮落。

既然有降魔咒,天魔魔氣無法自然滲透進李啟的道心,那就來硬的!

他以天魔魔氣為媒介,開始施展術法,和李啟隔著一層混亂宙光開始互相爭鬥起來。

魔氣爆發,李啟身周,那一串用宇間道韻模擬出來的三寸佛國直接崩潰!

他的眼前馬上出現了無窮無盡的幻象。

世間如無邊苦海,眾生沉淪於中,無希無望,無樂無喜,難以出離。

這便是天魔所代表的無間地獄。

墮入無間者,會一遍一遍的回顧自己的人生,悔恨越多,就越痛苦,而且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劇烈,越來越痛苦,直至你徹底崩潰為止。

沉淪無間地獄,苦無間,身無間,時無間,形無間,永世不得超生。

這是太學丞出的第一招。

李啟沉淪其中。

他眼前的景色開始變化。

他的腦子裏馬上湧出來了過去的一切,昔日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都歷歷在目。

李啟沉溺於自己所做過的一切裡,眼前全是昔日的場景,以至於渾渾噩噩,佛門的術法也被迫停止了。

他裂開意識到了自己陷入了無盡的幻境之中,但他卻無法依靠蠻力來擺脫,也難以通過佛門術法來鎮壓魔氣。

只是,李啟馬上做出了應對。

他不再試圖擺脫幻境,而是認認真真的開始審視幻境之中的選擇。

古書有雲:「君子之行,欲其道也,故進退周旋,唯道是從。」

君子做事,必然遵循著自己的道,所以不管是進取,還是退讓,亦或者周旋,都唯道是從,絕不違背。

無間地獄所要審視的是悔恨,是要將這些東西作為懲罰,不斷的施加在沉淪其中之人的身上,讓他們痛苦非常。

然而,李啟審視自身。

李啟做過不少壞事,比如最近還在聖焰界挑起內戰,此前也曾因為暴怒而殺人,很多罪不至死的人他也沒放過。

所以,這些事情都在他的面前不斷的回顧,不斷的重複。

他閉上眼睛,思索這些事情背後的成因。

聖焰界內戰,是他所為嗎?

嚴格的來說,是,而且這屬於他的本意,他本身就是想要如此。

他需要掙錢來幫助瀋水碧擺脫鉗製,讓她的家,也是就羅浮山脫離困境,這是必須要做的事,為此需要進行一些行動來完成這件事。

李啟走的大致是巫道,並用正來要求,用義來對待別人。

正,是指持身以正,不能偏袒自己,如何對待自己,那就要如何對待他人,不可拘於私利,有事沒事就給自己找借口開脫。

義,則是指的合乎情理的道理,義者,天下之製也,其字體來自『羊頭』,是祭祀所用的『犧牲』,代指符合天道的規則。

正是一個詞,義是一個詞。

正義又是另一個詞,和上面兩個沒什麼關係,意思是最為正當的義,便是正義,類似於『大義』。

所以李啟的道並非是正義,而是持身以正,待外以義。

這和巫道有很重的關係,因為巫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認可的是:「道為之命,物以自正」。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

這個宇宙的運行,以及更多的社會秩序都是自然而然的。

人們所處的位置都是自身而來,天然合理的,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位置,但不能改變『什麼位置做什麼事』這件事。

這,就叫做自然。

就好像石頭會掉在地上,水會形成水平面,大質量物體會自然的變成球形,星系會自發旋轉一樣。

道作為最終的指導者,給萬物以時間,萬物會自然而然的處於『正』的位置上。

就好像現在,這個世界誕生之初自然是無比混亂的,但是經過了無數年的沉澱和磨合,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都已經來到自己所處的位置。

萬物都安於自處,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做對應的事情,狼吃羊,羊吃草,生態圈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完美的循環,如果不完美,那就會自滅,然後在未來重生,總有一天會達到完滿。

一切都按照這樣的規律來,這個世界就會平穩運行下去,不會有任何的偏差和變故。

巫道追尋的自然,是這種東西,而不是所謂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那種狹隘的『自然』。

李啟深思自己在『自然』中所處的位置。

他追求聖焰界的東西,是過分的嗎?是掠奪到毀滅嗎?是毀滅這種完滿的關係嗎?

對此,他有悔恨嗎?

他再三深思,最終得出結論。

不是的。

他隻取所需,雖然聖焰界族人來說是趁人之危,然而這並不違反應有的『義』。

這就好像……人需要蓋房子,於是進山砍了一棵樹。

他沒有為了一己私慾而伐盡整個森林,或者乾脆點火燒山,而是取自己所需,並且還決定補栽一顆。

因為他在後續的計劃中,有夠幫助聖焰界建設的安排,他所做的一切是讓聖焰界不再被綠山神支配,但他也需要聖焰,所以留下了綠山神的勢力,讓聖焰界維持活力,同時必須為他提供聖焰。

一個有活力的,發展旺盛的,同時還有外部敵人威脅的聖焰界,對李啟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提供的聖焰也是最多的。

事出有因,提供以回報,也並未殺絕,李啟自覺並未違義,或許聖焰界會有意見,但那無所謂。

天道如此,謂萬物皆有自然之宜,不須復加以外力,不須更施以作為。

聖焰界所處的位置就是這樣的,就好像羊會成為掠食者們的食物一樣。

就和昔日地油界李啟所做的一樣,他並未杜絕大鹿國在地油界的掠食,因為那是自然的。

他僅僅只是讓大鹿國不要用人道邪法拆骨扒皮,吃乾抹凈,要留下生機,如此才能維持自然的平衡。

再審視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

李啟靜下心,在魔氣所形成的無間地獄中一點點的反思過去。

於是,忘彼是,渾成毀,平尊隸,均物我,外形骸,遺生死,求其真宰,照以本明,遊心於無窮。

很快,無間地獄被迫中斷。

因為,無間地獄不再生效,甚至還在一遍一遍的幫助李啟確認自己的道心,審視自己的行為,端正他的態度。

李啟也看見了一些自己做得不對的事情,譬如毆打山神,在廣陽濫殺江湖人士之類的事,這些確實是錯事,但也不至於讓李啟『悔恨』。

只能說,當時還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但李啟沒把握住而已。

眼見自己的術法成為了淬鍊李啟道心的東西,太學丞毫不猶豫的撤下了無間地獄,然後馬上再度改換手段!

這一次的手段則更加針對!

天魔最擅長攻人道心。

這一次,李啟眼前並非是幻境,而是出現了另一個李啟。

李啟面色一緊,知道這是魔念所化。

這魔念開口,鄭重的對李啟說道:「天心即人心,天道即人道,天理即人理,道不虛談,道貴實效,如何?」

這是修行人道之法的李啟!

他在試圖對李啟傳道,拷問李啟的道心。

若是李啟認可了人道之法,那之前李啟剛剛穩固的道心,就得重新審視一遍。

因為符合巫道的做法,未必符合人道。

這一絲魔念,是想在李啟體內引發人巫道爭,進而讓李啟道心互鬥。

這可不是什麼嘴硬不承認就不存在的東西,只要起了一絲衝突,馬上就會體現在人身小天地身上。

因為人身小天地,本身就是依賴於李啟的道而運行的。

李啟深吸一口氣。

他無法完全反駁人道。

因為煉化廣陽的時候,他採取了一部分人道,這也導致了他對聖焰界態度的變化。

在採取對聖焰界的措施的時候,他的做法實際上是偏向人道的。

用巫道可以解釋李啟在聖焰界的做法,那李啟真的完全遵從了巫道嗎?

要知道,李啟可是同時運用巫道和人道兩者來構築人身小天地的!

天魔抓住了他這個道心弱點,直接用人道和巫道的衝突來喝問他!

李啟的人身小天地,開始因為道爭而紊亂!

這就是瀋水碧所說的,八品就試圖容納道途的弊端,此刻被天魔利用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